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以集热管为转轴的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CSPPLAZA 发布时间:2013-09-18 浏览:
      苏州大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以集热管为转轴的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日前已研发成功,该系统将太阳能与燃机联合循环机组紧密结合,蒸汽参数达到9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主蒸汽60bar/521℃的次高参数要求,进一步还可使主蒸汽参数达到普通火力发电机组亚临界参数(170bar/540℃)的要求。
 
  这些技术包括:集热装置朝向太阳倾斜安装,一维自动跟踪;采用以集热管为转轴的聚光镜;真空集热管采用双套螺旋夹层型集热芯管,适用于水、蒸汽以及汽水两相流作为介质,介质温度最高可达550℃,压力不限,完全能满足各种参数等级的常规汽轮发电机组主蒸汽参数要求。这种集热装置的集热效率可达80%左右,次高参数汽轮发电机组的热电转换效率可达37%,总体光热发电效率接近30%,远远超过现有光热电站的发电效率,也远远超过光伏发电效率。企业对集热装置的开发设计和量产工艺已经形成一整套技术,也能为太阳能与常规火电机组实现联合循环提供技术方案。
 
  新型槽式集热装置与传统槽式集热装置(当今世界上主流产品)各项性能特点对比如下表:
 
新型槽式集热装置
传统槽式集热装置
1
在跟踪太阳时,聚光镜以集热管为转轴跟随太阳转动,维持集热管固定不动,便于与外部介质管道作焊接连接,能够承受高压。跟踪阻力小,功耗低。
跟踪太阳时,由于集热管(焦轴线)与转轴不重合,集热管会跟着聚光镜一起转动,与外部介质管道只能通过软管或活节管连接,不能承受过高压力,且对跟踪运动也有牵连阻力。
2
聚光镜和集热管倾斜安装,开口朝向太阳,一维跟踪,实现正面照射,提高集热效率。
聚光镜和集热管水平安装,太阳斜射,一维跟踪,集热效率较低。
3
集热管采用双套螺旋夹层型芯管,使介质在夹层中作螺旋形运动,增强吸热效果和传热均匀性,适合水和蒸汽及汽水两相流作介质。
集热芯管为直通光管,主要适用于导热油或熔盐作介质,用水及蒸汽作介质时传热效果较差,不适合汽水两相流,集热管的下部(聚光面)和上部(直射面)温差较大。
4
聚光镜及其支架用普通钢材制作,镜面用高反射率的贴膜,聚光效果好,且大大减轻了重量。镜面贴膜和基板容易更换,确保长寿命,更换代价相对较小。
聚光镜采用玻璃反射镜,易碎;镜架采用钢架结构,对刚性要求高,重量重,聚光效果略差。玻璃反射镜也可更换,但代价高昂。
5
用水作介质,可直接产生高温高压过热蒸汽,与普通火电机组的主蒸汽参数相匹配。本产品过热蒸汽设计温度521℃,设计压力6MPa
用导热油或熔盐作介质,可使介质温度达到450℃,压力1MPa,输至储存容器,再通过二次换热器加热给水,压力可提升至中压,但由于传热温差的存在,其过热蒸汽温度一般不超过400℃。
6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结构设计独特新颖,造价低廉。
依赖欧美技术,造价较贵。
 
  以集热管为转轴的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单元模块(垂直光照面积72平方米)每台售价在10—12万元之间;用于高温过热器的集热器,由于其集热管采用了耐热合金钢,价格稍贵点,约11—12万元/台(使用数量仅占20%),其它则相对较便宜,约10—11万元/台。
 
图:以集热管为转轴的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在调试中
 
  按照已有技术不重复研究而直接使用的原则,我们重点开发了“以集热管为转轴的聚光镜”技术和“双套螺旋夹层型集热芯管”技术。分别介绍如下:
 
  以集热管为转轴的聚光镜是一种抛物面反射聚光镜,主要由左、右反射镜、中间桁架以及始、末端板梁等五大部件所组成。左、右反射镜各由抛物筋、连接抛物筋的侧桁架、抛物面基板和反射镜面所组成,左、右反射镜之间通过抛物筋端部法兰片相固定,左、右反射镜通过两端部的抛物筋分别与始、末端板梁相固定。中间桁架上带有轴承座底板,用以固定中间轴承座来支撑集热管(接头部位),从而将集热管定位于焦轴线上。聚光镜整体上可根据区域纬度角倾斜安装或水平安装。对于左、右反射镜,抛物筋是关键元件,抛物筋所具有的抛物线形状决定了抛物面基板的形状。抛物面基板一般采用刚性不是很强的材料(如:塑钢/PVC)制作,通过马鞍件固定在抛物筋上,随其定形。而反射膜或反射镜紧贴在抛物面基板表面形成反射镜面,其反射率决定了聚光镜的反射聚光效率。
 
  中间桁架下部带有多个法兰片逐个插在左、右反射镜抛物筋端部法兰片之间并固定,两端部带有法兰片分别与始、末端板梁相固定。中间桁架的作用是增强聚光镜的刚性、平衡轴向推力和支撑集热管接头处重量。为了增强轴承座底板处的刚度,可在两侧增加斜撑,斜撑脚固定在相应的抛物筋上。不用担心中间桁架会遮挡光线,因为它完全处于集热管的阴影区。 

         始、末端板梁于中间位置处开有让端部轴承座的空心轴穿过的中心孔,并通过端部轴承座分别与集热装置的始、末端支架相连接。始端板梁带有连接销孔,便于太阳跟踪装置的连接。如果倾斜安装(按照光场所在地的纬度角安装),始端板梁与低位支架、末端板梁与高位支架各自通过端部轴承座相连接,使得聚光镜开口朝向太阳。聚光镜不仅要承受向下的重力,还要承受轴向(沿焦轴线方向)推力,整个聚光镜的重量和轴向推力由始、末端板梁分别通过端部轴承座传递至始、末端支架。
 
  聚光镜的五大组件全部在工厂制造(尺寸满足运输要求),运至现场安装。
 

图:以集热管为转轴的聚光镜结构

 
  双套螺旋夹层型集热芯管,主要由内、外套管和螺旋筋所构成。外套管套装在内套管的外面,螺旋筋固定在外套管与内套管所构成的夹层中,形成螺旋形介质通道。螺旋筋可以是单头螺旋,也可以是多头螺旋,可独立制作,也可附着于内套管或外套管一体制作。外套管的外表面有吸热涂层,以吸收太阳能。内套管的两端部有流线型封头,在介质流过时起封堵作用并减小流动阻力。
 

图:双套螺旋夹层型真空集热管

 
  当介质沿着螺旋形通道流动时,不仅作轴向运动,同时也作周向运动,形成二维流动。当某介质点流过集热芯管截面上部腔室时,接受的是直射光,光照强度较弱,吸收的热量较少,获得的温度也较低;此介质点继续流动,到达集热芯管下部腔室时,接受的是聚集光,光照强度很强,吸收的热量很多,可获得高温;这样,每个介质点都要经过集热芯管截面的上部和下部腔室(实际上是全周)若干次,吸热强弱互补,使得吸收热量非常均匀。介质的二维流动同时也增强了换热系数,在汽水两相流动时也不会发生汽、水分层。可见,此结构特点非常适合水和蒸汽以及汽、水两相流。
分享到:

关键字:热管 转轴 太阳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