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型笼形包合物可将工业废热转化为电能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3-09-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笼形包合物是指拥有很多微小的笼状结构并能将单个原子“关”在其中的晶体,这些原子能够显著改变晶体的材料特性。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2日报道,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将铈原子捕获在笼形包合物中,创建出一种具有极强热电性能的新材料,可用于将废热转化为电能。
 
    当工业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变热时,会散失大量热能,造成周围环境温度不必要的上升。而这些浪费掉的热能是可以通过热电材料加以部分利用的:热电材料将热的物体与冷的物体桥接在一起,就能产生电流。维也纳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复杂的晶体生长方法,借助一个镜子结晶炉,将单个铈原子“关”进了由钡、硅和金制成的“笼子”中,获得了一种新型的笼形包合物。他们发现,被困的铈原子不停地撞击“笼子”,而这似乎赋予了新材料优良的热电性能。
   
    该团队利用这种笼形包合物将热的物体与冷的物体相连接,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测试。“材料中电子的热运动取决于温度。”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西尔克·布勒-帕邢解释说,“温度高的一侧的热运动比温度低的一侧要多,所以电子会向低温区域扩散,由此在热电材料的两边产生电压。”实验结果表明,铈原子将材料的热电势增加了50%,这意味着可以获得更高的电压。此外,这种笼形包合物的热导率很低,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因为一旦温差不存在,电压也就无法保持。
 
    布勒-帕邢认为,新材料显示出的良好热电特性似乎与所谓的康多效应(电子被束缚在半导体材料的磁性杂质周围时,被迫改变其自旋的现象)有关,铈原子中电子与晶体中的原子存在量子力学相关性。事实上,康多效应已知产生于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物理学,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这种新型笼形包合物中,量子力学相关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温度甚至高达几百摄氏度。布勒-帕邢说,这是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上温度最高的康多效应。
 
    研究团队目前准备尝试利用不同种类的笼形包合物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他们希望用铜等其他金属来取代昂贵的金,以使材料更具商业潜力。而铈也可以用一种由多个稀土类元素构成的更便宜的混合物替代。如此设计的笼形包合物未来有望应用于将工业余热转化为宝贵的电能。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 电能 储存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