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严陆光:以国家电网为主提前规划风电发展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09-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增长速度最快、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风电在我国所有电源中的排序已上升至第三位,另一方面,风电的储能难、无序发展也一直为人们所诟病。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电工所前所长严陆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风电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国家电网为主提前规划风电建设。

  近6年间,我国风电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例已由过去的不足1%提高到5.3%。这一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当,但在局部地区,风电所占比例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比如目前东北地区的风电占总装机比例已达到30%。

  对此,严陆光表示,我国风电发展与电网发展、市场消纳能力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当风电规模小的时候,自由发展对电网影响并不大,可一旦规模大了,不但调峰上存在压力,而且靠关停火电机组保证风电消纳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经济。”

  “十一五”期间,风电并网装机年均增长86%,“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仍高达30%,而市场消纳能力却远远滞后。大规模风电难以消化,将导致各省可能出现“弃风现象”。

  “目前中国基于大型风电场、大电网出现的并网和消纳难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不曾遇到过的,但并非不可解决。”严陆光表示,“解决的关键是要靠以电网为主提前规划风电建设,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基于这个前提。”

  严陆光认为,目前风电任由各省自行发展的模式是不可取的,如果采取以国家电网为主,统一协调各种类型的电源规划,在风电场建成之前就规划好并网、消纳的问题,不仅能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还能有效提升风电发展效益,大大降低弃风比例。

  目前,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但这些地方目前的电力需求有限,如果不能实现大容量电力送出,这些地方的风电场将面临巨大压力。

  针对当前风电并网的难题,严陆光认为,智能电网或许可以帮助解决。他表示,过去电力调度部门调控的主要是发电侧负荷,且电源相对稳定、波动性较小;现在发展智能电网要求不仅能调控发电侧,还要能调控用电侧。在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较大的电源更多接入后,用电侧配合发电侧进行负荷变动,将更有利于送端和受端的平衡,发挥发电设备和电网的最大效益。
分享到:

关键字: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