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水电总院和IEA两份报告告诉你:中国如何成为可再生电力增长引领者

作者:王佳丽 来源:能源杂志 发布时间:2017-10-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0月17日下午,2017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6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简称“水电总院”)和国际能源署(IEA)在会上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的全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

▷ 太阳能光伏步入新时代 ◁

“2016年,光伏增速超出所有其他燃料,开启了太阳能电力的新时代。”IEA在《2017年度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指出,去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能增长50%,规模超过了74吉瓦,太阳能光伏的增速首次折桂,超过了煤炭的净增长。

IEA预期,未来五年,太阳能光伏将成为可再生电力产能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大幅领先于风电和水电。2017年至2022年期间,全球可再生电力产能将增长920吉瓦,增幅达43%,其中风电与太阳能电力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产能中的占比将达到80%以上。到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望增长三分之一强,超过8000太瓦时,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从2016年的24%上升到2022年的30%。

▷ 中国:可再生电力增长引领者 ◁

IEA高度重视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上所起的作用,认为中国是“无可争议的可再生电力增长引领者,关乎太阳能光伏的未来”。中国对全球可再生电力产能增长的贡献超过40%,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对空气污染的关注以及在十三五规划中勾勒的产能目标。

事实上,中国目前已超额完成2020年太阳能光伏目标,且预期将在2019年超额完成风电目标。除太阳能光伏发电外,中国还是全球水电、生物电能和生物热能以及电动车市场的领军者。

同时,IEA还认为中国在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开发和价格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国占据全球太阳能光伏需求的半壁江山,而全球太阳能电池年度产能中,也有约60%来自中国企业。IEA报告据此得出结论,中国的市场和政策发展变化将对太阳能光伏需求、供给和价格产生全球性影响。

▷ 可再生能源:数据与发展特点 ◁

>>>> 水电:

水电总院发布的《2016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新增水电投产容量1274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投产908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投产366万千瓦。到2016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达到33211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0542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2669万千瓦,水电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18%。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621小时,与2015年基本持平。水电发电量11807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9.7%。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水电已基本开发完毕,未来水电发展将逐步走向西部地区各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开发重点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等流域;同时,水电建设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在扶贫攻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风电:

2016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930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14864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项目累计并网148万千瓦。全国风电年发电量为24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约占全国总用电量的4%。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742小时,同比增加14小时。

报告预计,受弃风影响,2017、2018年“三北”地区新增风电规模将依旧保持较低增长水平,中东部山区和海上将成为“十三五”中后期风电开发主战场,风电建设将上演“上山下海”。

>>>> 光伏:

2016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容量3454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423万千瓦;光伏累计并网容量7742万千瓦,其中分布式电站累计并网容量1032万千瓦。全年光伏发电量662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12%。

报告指出,光伏发电多元化利用趋势显著。光伏发电与其他能源品种及其他行业的耦合性显著增强,光伏发电与扶贫、农业、渔业、沉陷区治理等非能源领域的综合利用结合越发紧密,水光互补、风光综合利用、以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等多种能源综合利用形式多样化发展。

>>>> 生物质:

2016年,全国新增生物质能发电并网容量15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1214万千瓦,上网电量646.98亿千瓦时。

报告显示,生物质能向分布式多元化应用模式发展,生物质能分布式、多元化应用是“十三五”期间生物质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生物质能发电全面转向热电联产。

▷ 发展趋势及展望 ◁

《2016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指出,“十三五”中后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稳中有升,其中水电保持有序稳步推进,风电保持中速平稳增长,光伏发电有望实现高速快速增长,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呈现多样化齐头并进趋势,光热发电、地热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规模化示范。

到2020年,水电装机预计突破3.8亿千瓦,风电装机预计突破2.3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预计突破1.6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预计突破1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

在会上,来自可再生能源企业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对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认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接下来的几年,可再生能源将会在无电地区和贫困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无电地区人的生活水平,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和接受信息及教育的环境条件。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海波从风电的成本和应用场景两个方面进行了展望。首先,风电的成本上,在中国80%的国土面积上,风能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到2030年,我相信这些区域的风机小时数都应该在3000小时以上,主要靠行业的技术进步;风电度电成本应该在2毛钱。其次,风电的应用场景会更多,过去风机主要是跟变电所连接,未来会更多的连接一些直接用电的设施。

中国华能集团规划部主任王葵表示,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光伏、风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和投资的量都是历史高点,未来一是要把存量搞好,第二是把技术进步搞好,第三体制上,寄希望于国家顶层设计来解决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鸣认为,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得怎么样,一个是能不能比较快地发展,能不能在中国比较快地去替代传统能源,一个是能不能在尽量减少弃风弃光弃水的情况下,比较高效地发展,相当程度依赖于电网。未来电网要在两条线上努力实现,即在横向上要实现多能互补(包括发电侧的多能互补,及分布式的多能互补),纵向上要实现源网荷储协调;此外,体制问题、市场模式和商业模式问题都要在顶层设计中配套。

原标题:水电总院和IEA两份报告告诉你,中国如何成为无可争议的可再生电力增长引领者

责任编辑:张珊珊

分享到:

关键字:可再生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