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中期开始掌管香港电灯,李减少对其投资的决定背后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这家业务成熟的电力公司将被资本重组并通过业务信托结构上市,出售70%的股份,但法律上和运营方面仍由电能实业控制。
这家香港公司的投资者将获得类似于债券的分红:电能实业打算将该部分资产产生的所有利润都花掉,此外它还会用这部分盈利来支持在监管宽松且资产价格低迷的其他市场的收购。
然而这项最近的金融资产重组也存在缺陷。电能实业将成为一个控股公司,只拥有英国、大陆和新西兰的剩余主要业务的50%或更少。风险就在于,当投资者对剩余业务的估值时会有多元化折让,这会使拆分所创造的任何价值丢失。
以前类似的结构的也不都尽成功。新加坡上市的和记黄埔港口控股信托现在的交易价格比2011年发行价低18%。类债券的回报在利息提高时对投资者的价格也将降低。
最后,很难说李嘉诚不是找到了比香港更好的投资场所。他旗下的和记黄埔正在为香港本地的百佳超市寻找买家,预计售价可达40亿美元。香港只是李氏王国中很小而且不断缩水的一部分。如果投资者受关于他一些猜疑的影响也不以为怪。
尤娜•格拉妮是Breakingviews专栏撰稿人。科技、媒体、电信、矿业等行业及海湾地区记者。2003年加入路透,之前曾是Icondirect的新闻编辑和《独立报》自由记者。毕业于剑桥圣凯萨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