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和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PVCEC)落下帷幕。“风能的数字化时代”与“光伏引领绿色生活”成为这两个大会的主题。但纵观两个会议4天的议程,企业、学界、行业协会各方所讨论的问题已远超过这两个主题。在宏观的主旨之上,详尽的分析、详实的数据、真实的案例以及深刻的观点才是论坛的真正价值所在。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全程跟踪了两个大会论坛,为你总结出以下这些重要趋势。
1摆脱补贴平价上网加快进程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当前风电价格仍比较高,降低风电价格是中国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提出风电要率先摆脱补贴,“分类型、分领域、分区域地逐步退出,要在2020年到2022年基本上实现风电不依赖补贴发展”。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就力推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5月曾下发《关于开展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新疆兵团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各风电开发企业申报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前段时间,国家能源局还公布了累计70.7万千瓦的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多数位于河北张北、黑龙江、甘肃等风资源优越地区。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
有企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不少效益较好的风电项目实际上都已经可以实现平价上网,但严重的弃风限电仍扼住了企业的咽喉,而弃风限电不严重的地区通常资源条件不好,不靠补贴难以盈利。河北的张北地区恰好可以算是弃风限电不严重且风资源条件优厚的区域,因此该区域很可能成为风电下一阶段摆脱补贴、平价上网的重要试点,也正是梁志鹏提到“率先使部分风电资源优越的地区能够尽快不依赖补贴发展”的具体指向。
2分散式风电需企业先行推动
此次论坛上,分散式风电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议题,除了梁志鹏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分散式风电”外,大会还特别在“企业家对话”分论坛环节专门讨论,多家企业提出自己以及代表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看法。其中,远景能源副总裁田庆军提到远景最近对农村新能源发展进行了调研,发现作为中国社会神经末梢的广大农村一方面用电需求持续增长,一方面对环保和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他认为这是巨大的市场,“中国有接近70万的自然行政村,如果说有30万个行政村采用分布式能源来布局的话,其实这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
关于分布式风电用地及相关政策问题,中国船舶重工王满昌表示这将是未来一个突出的问题,但企业应该加强真正的数字化仿真软件的开发,把分散式风电的选址问题解决,这样有助于提高分散式风电的投资回报。对此,远景能源目前力推高塔筒风机,以及针对分散式风电开发的软件技术以提高在低风速地区与分散式风场的收益,田庆军也认为只有当这个模式变得真正有利可图,才会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一起把蛋糕做大后才有机会倒逼政策变革。
(远景能源副总裁田庆军)
3海上风电蓄势待发
今年以来国内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工,业界热切期盼海上风电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毕亚雄在讲话中重点阐述了三峡在海上风电的布局和战略。他透露,目前三峡集团在中国沿海已经获得了超过11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资源,目前建成了在响水的20万千瓦项目,是为国内继东海大桥后第二个商业化的海上风电场项目。以三峡、龙源等大型能源集团为主导,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推进,据从事海上风电项目吊装的振华重工相关人士预计,从吊装订单来看,2018年还将有超过15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吊装。
但也有整机厂商代表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和项目推进保持谨慎态度,“目前海上风电资源几乎被国内大的电力集团瓜分殆尽,现在看来确实有不少项目前期工作已经稳步推进,但海上风电涉及的部门繁多,前期工作复杂,即便是核准了的项目也有可能出现变故,何况现在大集团手上大部分资源其实尚未获得核准”。远景能源田庆军也判断,“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可能会在几个重点项目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度,但真正的规模化发展和实现成本下降还要看“十四五”。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毕亚雄)
4海外竞争日趋激烈
平价上网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重要议题,但在许多欧美国家甚至一些新兴市场,新能源价格的下降已经进入了快车道。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鹏透露,海外的一些市场会对光伏项目进行两轮招投标,包括巴基斯坦、埃及、非洲这些区域,第一轮招标结束后,第二轮招标报出的价格下降速度比中国要快得多,中国企业要去拼价格很容易会亏损。对此,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全球光伏产品和发电价格的下降,中国制造在其中其实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中国企业本身面临着太多的额外成本和非技术成本,包括用地成本和融资成本等,这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影响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