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个关键词都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攻坚阶段,开启了新征程。为建设汽车强国、倡导低碳发展,10月24~26日,主题为“未来汽车与交通变革”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2017SAECCE)在上海举行。来自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行业领导,围绕汽车业如何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走好绿色低碳化发展之路、什么才是最佳的技术路线等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场华山论剑。8~9版带来重磅解读。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2017SAECCE和第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APAC 19)合办举行,吸引了超过3000名参会代表,同期的技术展览面积达10000平方米,同时为中外工程师交流和展示最新科研成果、跟踪和探讨创新技术搭建沟通平台。开幕式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发展共享经济,提倡绿色和谐发展,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所有汽车人共同奋斗的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共享经济等发展理念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提出新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绿色低碳是产业转型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样,中国汽车工业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10月25日,在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强国与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表示,绿色低碳是转型升级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要求绿色低碳,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骏所言,我国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有可能在2028年达到峰值,占总碳排放12.4%。减少碳排放,汽车产业义不容辞。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电动汽车正再次改变世界。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构成最佳搭档,将改变人们出行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智能驾驶是汽车发展的未来时。抓住未来,就是抓住机遇。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汽车企业代表在本届年会上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总负责人綦平表示,面对乘用车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自动驾驶可从技术上加以解决。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陈黎明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交通变革的关键是什么?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前任主席保罗·马斯卡纳(Paul Mascarena)表示,作为未来移动出行的方式之一,汽车要满足未来的生活方式。共享汽车将是未来出行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未来消费者将有更多样的个性化需求。
■“低碳”发展不等于放弃内燃机
一些国家已经纷纷公布本国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中国要不要跟风?对于这一问题,与会专家多持否定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认为,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仍然离不开传统汽车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解释称:“很多国家或者跨国汽车企业的‘禁售’表述中,并没有完全将燃油车排除在外,有的企业称‘不再生产只搭载内燃机的汽车’;有的国家只是表示,不再生产传统意义的燃油车。”
与其禁止销售燃油车,不如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李骏认为,2030年,新能源汽车技术将应用于各级别车型,总体占比达到40%以上。这虽然表明新能源汽车是发展趋势,但搭载内燃机的汽车仍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继续生产和使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同样强调,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内燃机汽车依然占有支配地位。另外,他表示,内燃机使用的燃料具有多样性,涵盖化石燃料、天然气、生物质燃料、乙醇燃料等,且这些燃料加工技术成熟。“现在国际内燃机研发的重点是提高热效率,60%的有效热效率是国际内燃机行业奋斗的目标。”苏万华说。
■创新、协同发展是主题
与会专家特别强调,虽然中国汽车产业迎来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机遇,但自主创新和协同发展时刻不能忘。“在燃油车技术上我们追赶了50多年,至今没有做强。汽车动力技术的变轨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电动汽车做强的一个基础是把零部件做强,电动汽车的历史机遇也就是零部件的历史机遇。”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看来,自主品牌在向上,合资品牌在下探,短兵相接刚刚开始,自主车企唯有打造一流品牌,提升效益和效率才有出路。
上汽负责人介绍,上汽自主新能源研发团队已经超过300人,从事“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已经明确“在开放条件下,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认为,智能电动汽车不是简单的能源驱动方式的变化,而是整个用户体验的变化、软件的变化。
显然,这将是一场产业创新的大比拼。“汽车强国的主题是做强做优中国品牌汽车,由汽车制造转变为汽车创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表示,“发展原则是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完善合资合作,坚持深化改革,最终形成汽车强国的指标体系,迈入世界强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