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质量和可靠性决定“领跑者”能否成为“长跑者”

作者:饶丽霞 来源:光伏們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自2015年推出“领跑者”计划以来,目前已有超过60个城市规划了光伏“领跑者”方案,2017年获批的领跑者总规模达800GW以上,装机容量还在不断攀升。“领跑者”计划的推出有效引导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加快了各种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和度电成本的大幅下降,起到了名副其实的领跑作用,而如何在领跑的基础上实现25年持续长跑,质量和可靠性是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表示,“高效“领跑”与可靠“长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高效领跑与可靠长跑并行,才能有助于系统发电量的不断攀升,落实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增效、提质、降本、扩围是产业技术进步的落脚点,通过技术进步,不仅要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初始效率及单位可利用面积的功率(能量)密度,还要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耐久性、耐候性、适应性、可控性。”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表示,“如果一个寿命设计为20或25年的电站可以运营30年,或许很多电站已经实现平价上网了。”

“在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层面,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应该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不仅要领跑,更需要长跑。鉴衡认证重点从实验室及应用环境下的初始性能、寿命内最大功率的衰减程度、应用环境下的FMEA分析及可靠性、可靠性保证能力四个方面,来验证和评定一款组件是否高效、安全、可靠。”纪振双介绍到,“而我们对电站的总体要求同样可以用这六个字来概括——高效、安全、可靠,鉴衡认证在对电站性能与质量的检测中,分别从发电能力、安全性能、设备性能和质量、施工和安装质量等4个维度设置了18项具体指标,来评估一个电站的质量好坏。而电站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PC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对于EPC单位的能力评定,鉴衡认证秉承技术全面、流程清晰、职责明确、接口顺畅、规范有序、精细高效的总体要求,从资信及流程管控能力,设计能力,采购、施工和安装能力等3个维度设置了24项具体指标。”

此外,在“领跑者”认证方面,鉴衡认证特别增加了一个技术评审环节,分别从技术原创性、技术水平、量产条件及应用前景、技术风险及防控四个方面来评估一项技术或者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

纪振双认为,在光伏行业,存在着光伏规模发展速度与技术发展、支撑服务量的不平衡现象,比如设备性能与可靠性之间的不平衡。

TUV莱茵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组件有关的质量问题在逐年增加,而PV Magazine的调查显示,背板失效是组件前三大问题之一。

 

 

 

作为全球领先的背板材料供应商,杜邦自2011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光伏电站实证研究,检测和分析了超过200个光伏电站、约450MW及1900万块光伏组件,涵盖0-30年的电站使用时间和超过45家组件制造商的产品。统计结果显示,有22%的组件存在外观失效和缺陷,包括玻璃、封装材料、电池片、背板的各种可视缺陷,其中背板占比7.5%,涵盖开裂、发黄、分层等问题。

 

 

研究结果还表明,高分子部件(背板与EVA)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显著,在干热地区背板失效率高达25%,此外,屋顶电站背板失效率显著高于地面电站,这可能是由于屋顶电站的温度较高而导致的。

杜邦还对不同材料类型的背板及使用年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Tedlar® PVF薄膜的背板是所有电站中使用最久、失效率最低的背板,而基于PVDF薄膜和PET的背板失效率较高,平均超过7%,且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而出现这些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杜邦中国研发中心胡红杰博士认为,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当前的实验室测试标准都不够严格,难以真正模拟严苛的气候、多种环境应力及长时间老化对组件保护材料耐久性的影响。当前实验室测试条件下局限于单应力测试、紫外剂量不足、冷热循环应力偏低,而这样的认证测试对于模拟长期户外性能是远远不够的。

对此,组件加速序列老化测试(Module Accelerated Sequential Testing,MAST)能够更好的模拟户外真实环境的多重老化应力(紫外、热、湿度、高低温循环),是目前最好的检验材料长期可靠性的实验室测试方法。经过MAST测试方案验证的材料,可以大幅降低在早期出现背板失效的风险,提升安全性和耐久性。

 

近年来,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迅猛,光伏装机量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如果说目前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是在领跑的话,那么提高光伏产品和光伏电站的质量水平,保证光伏电站的长期有效运行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长跑过程,这一过程的要点就是必须高度重视光伏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问题,而如何保证项目在不同环境下安全有效运行25年,是光伏产品制造商、设计单位,以及开发商面临的共同课题。”

责编:杉杉

分享到:

关键字:领跑者 质量 可靠性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