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这两天,在川普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一条有关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消息流出。
(图片Man哥拍摄)
关于近期炒得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放开”的消息有了最新进展——2018年6月前,将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消息来自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向媒体的介绍,这是11月8日或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方关于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大调整”。
消息指出:
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并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在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这正是今年8月16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所要求的。
现在,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放开的消息,已经由此前的不确定,转为有具体的实施时间及思路。
放开外资股比,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外资品牌或可以在我国自贸区内独资(不排除有更新的股比)建厂,将打破23年来“50:50”的合资股比限制。这对我国汽车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变
有关“汽车合资股比放开”的话题,从2013年开始就多次被热议。
去年,中汽协也曾请求相关主管部委,要求不要放开“50:50”的股比限制。
早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极其反对合资股比放开,甚至还曾喊出“谁放开股比谁是‘大汉奸’”的豪言。
而近日,他也公开透露,“新能源汽车合资股比或在明年放开。”
这种态度的转变取决于,今天汽车产业相比过去发生的质的变化,这种“质变”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变”体现在中国市场地位的变化。目前,中国已连续8年汽车全球销量第一。中国应该从过去的跟随变成主导世界汽车发展方向。
第二,“变”也体现在自主品牌近年来的快速成长。这是是否能放开合资股比的重要因素。
第三,“变”还体现在汽车驱动力的改变。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已达到109万辆,全球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国大概占一半,2020年目标是500万辆,电机驱动的势头正猛。
所以,在内燃机向电动机驱动的过渡期,一系列政策也将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而改变,比如,可能放开的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
赢
狼来了一直在喊,如今终于要落地,开放股比到底是不是“卖国”?
以一直嚷嚷要在上海自贸区建厂的特斯拉来说。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可以利用中国本地化生产降低一部分生产成本。
毕竟相比于国外,中国的高素质人才人力成本还是低些,对于工业化生产来说,效率也更高。
另外,虽然整车自贸区转内销还是会被征收关税。
但是特斯拉或许可以想办法走“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的路子,来降低缴纳关税的费用,从而增强在华车型的价格竞争力。
(图片Man哥拍摄)
这仅仅是特斯拉一家外资车企,而如果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真的放开,那么将会有更多外资品牌涌入,在中国自贸区独资建厂生产,未来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局势?
对今天站在同起跑线上的自主品牌来说,或许这才真是靠实力说话的时候。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自当迎头而上,而那些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山寨”、“钻质量空子”的企业,如果不进取,恐怕要在竞争浪潮中难自保了。
又或许这是让一部分自主品牌汽车做大做强的“助推剂”。
放开新能源车外资股比,吸引更多外资车企来中国建厂的同时,也将带动其整个产业链的迁移,包括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设计、生产、研发、检测。
这或许才是放开股比的关键所在,也让一些天天躺在合资厂上赚钱的国企们有点危机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里,不是非与你国企合资不可,离了谁都是一样玩。
责编: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