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极材料市场,2017年是标准的“三元年”,市场的认可度及需求量都在稳步的增加。受此带动,三元前驱体市场也是供不应求,增长迅速。根据鑫椤资讯统计,2016年三元前驱体生产量约6.67万吨,而2017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0万吨:截止到10月份,累计产量已达到8.7万吨。
与正极材料不同的是,三元前驱体的增扩产都算比较“实在”:要么是企业原本的产能跟不上需求,如湖南邦普五期项目新增产能3.6万吨,背靠CATL,邦普的三元前驱体不愁销路;抑或是原本对上游原料就有布局,进入三元前驱体产业对成本的控制会比其他企业要好的多,典型的企业代表就是格林美,产能已增加到3.5万吨。
目前来看,三元前驱体的行业集中度远高于三元材料,其中月产量超过1000吨的企业就有4家,月产量在600-800吨的企业达到6家,这十家企业占到总产量的93.4%;而三元材料前十企业产量仅占到总量的75%,还有大把月产量在100-300吨的企业在市场上活跃。
鑫椤资讯认为,原材料行业越是偏上游,行业集中度越高。三元前驱体方面,随着邦普、格林美、中伟等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大规模扩产,预计到2020年,前五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90%以上,届时最需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定价权可能会易主。湖南金驰某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价格受贸易商以及一些小企业的掺和,易涨易跌,大厂定价不易,往往被动接受下游报价。我们认为,随着集中度的提高,未来前驱体企业对于价格的把握会更加主动,目前这种低利润的格局也将会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