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通常情况下,烧焦玉米爆米花的气味往往让人很惊慌,但是在扬州大学的环境工程实验室中,这种独特的气味伴随着一种新型碳基材料的产生,且能有效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性能。侯建华和他的合作者找到了一种“绿色”和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来提高储能器件的能量密度,灵感来自于他和他的女儿一起吃着香脆爆米花时,联想到什么样的微观结构使爆米花如此香脆。
储能材料的微观结构显著影响着性能表现。微观孔隙的设计不仅需要增加其比表面积,并且也需要供离子运输的快速通道,但材料合成具有挑战性。侯博士和他的合作者在研究报告中制备出爆米花基碳片具有 “超高”比表面积的蜂窝状结构,获得在生物质碳材料中具有最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器件。不仅如此,该方法绿色且易加工:微波膨化爆米花8分钟后用氢氧化钾活化即可。
在此之后,该团队采用传统的大米爆米花作为多孔碳的原料,该多孔碳制备的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高达到104 Wh kg −1 (53Wh L−1 )。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在此之前,他们发表论文Hierarchical Porous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sheets Derived from Silk forUltrahigh-Capacity Battery Anodes and Supercapacitors,(ACS Nano, 2015, 9,2556,影响因子:13.9,热点论文,单篇引用270余次)且也被美国化学会以“Silk could be new ‘green’ material for next-generation batteries”为题发布新闻。
该研究发现可能为超级电容器应用于电动车等作为动力电源,克服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发展瓶颈。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大学生科技创业训练,创新基金项目等支持,魏蕊(本科生),吴晓歌(博士)等在材料制备,表征,写作有贡献。
参考文献:
【1】http://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mi.7b07746
【2】https://doi.org/10.1016/j.jpowsour.2017.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