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分析,2016年我国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达到1330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5%。锂离子电池的产量达到873亿瓦时,同比增长42%。其中,3C产品用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达到695亿元,同比增长9%;动力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同比增长88%。2016年锂离子电池出口量约为15.17亿只,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了1.74%。2016年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约为68.41亿美元,2015年出口额约为64.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34%。锂离子电池单体外形已形成方形、圆柱和软包装三大类。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智能化、可穿戴方向发展,电池必须具有体积小、轻薄化、柔性化的特点,而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其增长速度远超过锂离子电池行业平均水平。据统计,2016年我国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手机和笔记本两大3C应用领域的渗透率都已超过60%以上。在动力电池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也成为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要的一个市场选择,包括万向A123、微宏动力、北京国能、天津捷威、天劲股份、多氟多、LG化学等企业都采用了软包装作为动力电池选择,并都提出了明确扩产计划。
据调查,2016年我国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需求量将超过7000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达25亿元。其中,90%以上的铝塑复合膜市场被日本昭和、DNP等进口产品占据,国产铝塑膜市场占比不足10%。随着新能源汽车软包动力电池应用加速和3C电子产品锂等下游需求放量,铝塑复合膜行业增速有望超过40%,且国产化替代进口机会日益增大,潜在市场规模将达百亿元级别。从2011年起,我国企业便开始了铝塑复合膜的国产化之路。截至目前,能真正实现量产并给电池企业批量供货或正在送样测试企业包括道明光学、紫江新材、新纶科技、苏达汇诚、东莞卓越、珠海赛纬、佛塑科技、明冠新材、连云港申元、中金玛泰等十余家。
目前,世界各国尚无公开的关于铝塑复合膜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随着国内铝塑复合膜生产企业日渐增多,各电池生产单位、铝塑复合膜生产厂家的技术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五花八门,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正因无标准可参照,我国至今缺乏权威的相关测试机构,从而严重阻碍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促进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速提高国产铝塑复合膜市场占有率,急需制定《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标准。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和《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组章程》的有关规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成立《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协会团体标准编写工作组。
欢迎国内主要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生产企业、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企业和测试认证机构加入《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组。同时,本会与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作,正在进行《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国家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协会团体标准发布后,将按有关程序转化为国家标准。
有关加入标准工作组事宜,请咨询:
联系人:路慧,电话:022-23959049,13622009937
E-mail: luhui@ciaps.org.cn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17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