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提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在电力体制改革行进到关键节点,中国能源转型持续、深度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电力央企应扮演何种角色?如何引导电力行业适应转型后的新时代?
2017年11月22日-24日,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举办、南方电网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智能电网规划建设技术交流会暨第五届“金点奖”大赛颁奖典礼在广州召开。此次交流会旨在打破产业链间的壁垒,构筑电力领域创新交流平台,无论是设计单位、设备商、电网企业还是服务商供应商,只要有好点子,就可以在平台上充分展现。
高效化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允鹏出席“金点奖”颁奖典礼,并发表了《发展智能电网 助推能源转型》的主旨报告。
陈云鹏认为,国际能源发展的一致目标是: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高效化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是智慧能源的重要特征。智能电力系统是能源高效化转型的关键,也是能源低碳化和清洁化的基础保障。
他提出了智能电网发展体系:
四大能源转型发展趋势
1、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2、分布式能源逐步替代集中式能源
3、传统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
4、多种能源网络融合与交互转变
三个未来能源转型发展情景
1、全面转向新能源
2、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发展
3、分布式能源作为能源体系的支撑
五个环节+四个支撑体系=九大领域
五个环节分别为
1、清洁友好的发电
2、灵活可靠的配电
3、安全高效的输变电
4、多样互动的用电
5、智慧能源与能源互联网
四个支撑体系分别为
1、全面贯通的通信网络
2、高效互动的调度及控制体系
3、集成共享的信息平台
4、全面覆盖的技术保障体系
按照“五个环节+四个支撑体系”的架构体系,陈允鹏全面梳理了现阶段应完成的9大重点领域的32项重点建设任务,以促进智能电网的全方位发展。全面支撑电网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发展目标。各领域及其关键特征、核心作用和重点任务如下:
1、重点领域一:清洁友好的发电。
2、重点领域二:安全高效的输变电。
3、重点领域三:灵活可靠的配电。
4、重点领域四:多样互动的用电。
5、重点领域五:智慧能源与能源互联网。
6、重点领域六:全面贯通的通信网络。
7、重点领域七:高效互动的调度及控制体系。
8、重点领域七:高效互动的调度及控制体系。
9、重点领域九:全面覆盖的技术保障体系。
智慧城镇相关技术受关注
在交流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表了题为《海南智能电网规划研究》的主旨演讲,@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采访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李永双,请他谈谈对当前智能电网发展趋势的看法。
李永双表示,为了响应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推广和发展要求,电规总院成立了智能电网部,目前最关注的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是智慧城镇相关技术。李永双认为,根据国家现有的规划,这一领域将是智能电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电规总院也曾承接智能小区或园区的设计规划,但目前最重要的项目是与南方电网合作的海南省智能海岛电网规划项目。他透露,海南省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较高,并且作为海岛省份,较适合发展分布式、多能互补等智能电网技术和用能模式。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还采访了该届“金点奖”金奖获奖单位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总工程师朱滨表示,智能电网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来考虑。第一,特高压输变电的电网建设,这一领域的技术主要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以及多端、高压、大规模的新能源输送和消纳技术。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新能源电力从西部向东部传输的要求,这一领域的重点是安全性,可靠性。第二,是配电网层面,因为配电网直接对接电力用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用户的负荷性质不断变化。以往,配电网是单向的、被动式的输送,现在用户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有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更多非常规负荷。配电网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除了可靠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更高。第三,就是国家目前力推的分布式能源技术,包括智慧小镇、智慧园区等应用模式。通过适用于这些场景的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多能互补,提升用电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达到能源利用的深度优化。
同期举办的“金点奖”作为南方电网基建项目标准设计的创新类奖项活动,在过去的五年中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2012-2017年,“金点奖”历经五届,共有3453个作品报名参加,共评选出311个奖项。通过这个创新评奖活动,电网公司把获奖的项目和想法落实到具体的工程中,转化成真正的、产业链上的价值。
责编: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