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2月9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创新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冰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演讲内容如下:
一、国网智慧车联网建设运营的基本情况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承载着三大使命,一是在社会层面承担普遍服务的使命,到2020年,要全面服务国网经营区内440万辆电动汽车用户。二是在产业方面承担发展战略新型业务的使命,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的后顾之忧,助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三是在能源层面承担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消纳更多的清洁能源,助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基于上述使命,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以实现充绿色电比加油更方便为愿景,力争服务电动汽车用户的首选平台。
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战略是坚持以智慧车联网平台为核心,重点发展充电服务、汽车服务、能源服务三大业务方向。积极开拓大数据加增值服务,打造国际领先、功能强大、统一开放的智慧车联网平台。我们平台建设原则是开放、智能、互动、高效,平台业务发展的理念是面向市场、专业高效、互联共享、多元发展。在这个战略发展的指引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业务创新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初步建成了国际领先、功能强大、统一开放的智慧车联网平台。2017年11月,智慧车联网平台云平台正式上线。接入充电桩总数超过了16.8万个,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全球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充电容量最大的服务平台。二是通过自建与互联互通,打造了全国充电一张网。国家电网大力开展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截止到2017年10月底,累计建成充换电站5526座,充电桩超过4.5万个,遍布全国26个省的273个城市,研成了六纵六横两环高速快充网络,覆盖高速公路1.6万公里,城市121座,今年年底将建成九纵九横两环的高速充电网络。此外,通过与17家主流充电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接入充电桩16.8万个,形成了全国统一一张网。三是实现了对充电网络的实时监控和高效运维,建立全国省地站桩五级监控体系,实现充电桩状态实时监控,建立了线上线下协同的保障机制,实现工作流程线上流转,节点可监控,充电发生故障后,平台15分钟内派发工单,维修人员45分钟内赶到现场。
四是依托强有力的国网资源,打造高品质的客户服务。依托国家电网95598客服体系,95598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7.1%,各项服务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依托供电营业厅,开通842个车联网业务受理点,累计办理充电卡超过15万张,APP注册用户超过30万人,总庸用户数超过37万人,累计充电次数接近2100万次,累计充电电量超过4.6亿千瓦时。未来国家电网强大的客户服务资源都可以开放共享。
二、智慧车联网平台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目前,我们以开放共享、互联互通为原则,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不断开拓新业务,积极开展增值服务。充电服务方面,大力推进个人桩共享,有序充电等新业务。汽车服务方面,重点开展E车城一条龙服务,E约车智能出行服务。能源服务方面,光储充电站运营、集合电量交易、储能云平台、大数据+增值服务。充电服务方面,一是个人桩共享服务,将个人充电桩连接到智慧车联网平台,通过E充电APP,实现分享服务,不仅可以解决无桩车主的充电问题,还可以为车主带来一定的积极效益,加速电动汽车的推广。第二是有序充电,大规模无序充电不仅会造成高峰时段负压问题,还会带来谐波等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利用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智能控制以及分时电价的政策引导,变无序充电为有序充电,目前我们已经选择上海、江苏等地进行试点。三是积极推进港口岸电。我国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以往船舶停靠港期间,使用燃油发电车,造成港口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沿海沿江港口,内陆河道水上服务区积极建设岸电设施,满足不同船舶的需求,促进水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对岸电设备进行改造,将其接入智慧车联网平台。目前全国港口岸电已覆盖15个省,形成了东部沿海港口、京杭大运河港口和长江沿线港口的两纵一横格局。国家电网已初步选定江苏无锡兴安做试点。
E车城一条龙服务,打造覆盖线上线下电动汽车综合服务体系,全方位的服务电动汽车用户。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推出私人定制一条龙闭环生态圈,二是构建E约车智能出行体系,构建分时租赁、滴滴网约、通勤班、政企服务四大体系,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出行解决方案,满足生产、通勤、会议、差旅等多业态个性化的用车需求。
能源服务创新方面,光储充电站建设运营,创新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助力绿色交通发展。未来在全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公共服务区推广,有力促进交通网、能源网和信息网等多网融合。二是探索充电量集合交易,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聚合充电需求,参与绿色市场交易,利用可再生富余电量,降低电动汽车充电成本,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三是打造储能云平台,研发储能云平台,接入工商业储能电站、用户电池组、电动汽车等储能设施,在电网与储能业主之间搭建桥梁,并积极争取政策,探索储能服务的商业模式,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苏州开展试点。在增值业务方面,一是政府公共服务,依托智慧车联网平台,为政府搭建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监管统一化、管理流程化、决策数据化,支撑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的产业规划、政策制定、行业监管、补贴发放等公规职能,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公司已获得重庆、江西等六个省市的政府平台的搭建任务。二是积极开展广告增值业务,依托智慧车联网平台和充电基础设施资源,推动流量数据及场景的变现。
三、智慧车联网平台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是加快推动充电网络建设,到2020年建成充电桩12万个,完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充电网络建设,推动充电桩共享,利用多元化接入手段,扩大个人及专用充电桩的分享规模,加强互联互通,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增强数据融合。预计到2020年,接入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充电桩数量将超过80万个,注册用户数将超过300万人。
二是创新电动汽车产业生态,持续推动开放合作,聚合各类资源,创新电动汽车服务的内涵。与保险公司合作,为车主提供基于驾驶行为的定制化的保险服务。
三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在储能云、有序充电等各项业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出台,进一步探索商业模式,加大业务推广力度,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预计平台充电量将达到2000亿千瓦时,年消纳清洁能源80亿千瓦时,最终实现充绿色电比加油更方便。
四是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加快港口岸电业务,建立多方互利共赢的市场合作机制,支撑绿色航运发展,大力支持机场油改电工作,为牵引车、引导车、廊桥等特种车辆及设施做好充电服务,促进绿色低碳机场建设。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