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利润亏损、负债增加的情况下,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力神”)仍然在扩大产能。
天津力神披露的经营业绩情况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其净利润亏损1.65亿元,2014年至2017年三季度,其负债率增加23%,达到66.3%。按照天津力神的发展规划,2017年产能达到100亿瓦时/年,2020年产能达到200亿瓦时/年,2025年产能达到500亿瓦时/年。
“企业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的,有高峰有低谷。我们不能因为亏损了就不做事情了。锂电是国家战略。我们的股东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天津力神总裁秦兴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一位电池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从长期看这个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就看企业能不能拼过去,突破目前阶段性的亏损,站稳脚跟。”
逐渐脱离第一梯队
2017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产量企业榜单中天津力神排名已经下滑至第七位,逐渐脱离第一梯队。
“旁边那个就是六期工程。目前还没有开工,仍然处在调试阶段。”11月中旬,在天津力神总部旁边,一名天津力神员工指着新扩建的项目向记者说道。
该员工提到的六期工程是天津力神规划的天津工厂扩建项目,该项目坐落于天津力神总部之侧,总投资13.2亿元,于2017年11月18日完工。但该项目建设之初预计2017年一季度即可实现生产。“这个现象在我国现阶段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间非常常见。这与整个动力电池的大环境有关,现在很多电池厂都不太好过。一些企业的扩建项目虽然已经批下来了,但是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开工或者在缓慢地施工,甚至企业现有产能都没有100%的开工。”上述电池行业人士向记者说道。
秦兴才对记者表示,“由于年初一些政策的影响,今年电池厂上半年产能普遍不足,下半年产能情况还是可以的,不过到年底产能会再次收紧。因为暂时还不知道明年的补贴政策和技术门槛会如何变化,囤货对企业的风险很大。”
据天津力神市场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天津力神成立之初主要从事手机、数码等设备使用的小电池的生产。2005年开辟了动力电池生产线,曾先后两次获得国家1.5亿元的拨款。”与宁德时代、沃特玛等企业相比,天津力神赢在了起跑线上。
2015年天津力神凭借约1.2GWh的出货量在国内主要动力电池出货量排行榜上位列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之后,排名第三位。然而,当时间来到2017年三季度,在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发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产量企业榜单中,秉承着小电池打基础,动力电池谋发展这样发展思路的天津力神排名已经下滑至第七位,逐渐脱离第一梯队。
出货量排名下滑也直接体现在了天津力神的经营业绩上。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关于天津力神的增资项目中显示,2015年至2017年7月,天津力神净利润分别为:-0.79亿元、0.69亿元、2.8亿元和-1.65亿元。
秦兴才对记者说道:“企业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的,有高峰有低谷。锂电是国家战略,国家强调的绿色发展理念,能源产业结构升级。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快,还有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储能配套,现在的锂电领域从以往便携式的移动终端配套转向为电动车、储能领域配套,因此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广阔。”
频繁置出股权
以前的几大股东都是央企,在“三去一降一补”中,国资委对央企提出要“清三非”,即去除“非主业、非控股、非盈利”。
记者了解到,2017年11月1日,天津力神股东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拟以11.87亿元的底价出让全部13969.195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1.175%)。“今年年初就有两笔关于天津力神转让股权的交易,转让底价基本都维持在10亿元左右。”一位产权交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天津力神是一家具有央企背景的地方国企,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016年,天津力神的五大主要股东均是中央企业。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占股23%,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占股19%,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4%,中电力神有限公司占股11%,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占股11%。
然而,记者查阅天津力神官网发现,目前,天津力神主要股东已经变更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杭州公望翊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光大中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中电力神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相较2016年,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等主要股东均已置出股权,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也正在置出股权。记者了解到,中电力神有限公司由天津蓝天电源公司更名而来,系中国电科第十八研究所名下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占有100%股权。
秦兴才告诉记者:“股东置出股权这是股东行为。投资本来就是市场化的行为。此外,我们以前的几大股东都是央企,在‘三去一降一补’中,国资委对央企提出要‘清三非’,即去除‘非主业、非控股、非盈利’。以前的股东中,对于中海油、国开投来说锂电不是其主营业务,因此在今年年初就纷纷置出股权了。同时也帮助企业吸引了一些民营企业的投资。
上述电池行业人士向记者说道:“现在动力电池方面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会出现震荡,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股东退出去投资其他项目,这要看股东自己的选择。”
亏损下的扩张
现在大家都在扩产能,虽然短期内企业出现利润下滑,但是从长远看市场空间还是很大。
在国家政策调整下,包括多氟多、国轩高科、成飞集成在内的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利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如天津力神利润亏损在锂电行业却并不多见。然而天津力神在亏损状态下仍然在不断扩大产能。
“我们还是要继续扩产,今年苏州工厂和天津六期项目都会投产,青岛一期工程也在今年开工,三个项目总投资49亿元,这49亿元已经全部投进去了。”秦兴才向记者说道。
按照天津力神的发展规划,2017年产能达到100亿瓦时/年,2020年产能达到200亿瓦时/年,2025年产能达到500亿瓦时/年。
在扩产的同时,天津力神正想方设法增资。9月24日,天津力神在北交所公布的一条增资信息显示,天津力神拟让渡25%股权,增资不少于16亿元,用于苏州华东基地、青岛项目、天津项目等项目建设资金及补充流动资金。在增资的同时,天津力神负债率也在增加,据北交所披露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三季度,天津力神负债率增加23%,达到66.3%。
对此,秦兴才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融资晚了,这次在北交所16亿元增资项目和普天新能源转让股权加起来有差不多30亿元。这个钱我们原计划去年拿到,这30亿元增资再配合20亿元的贷款就可以解决49亿元的资金问题。但是由于供给侧改革和国资委要求‘清三非’,央企股东在今年年初出让股权,因此企业的增资计划就推迟了。但是在市场竞争下,建设不能停,这样就导致了负债率激增。”
面对大量的资金需求,秦兴才表达了企业上市的意愿:“力神公司未来上市的大方向是一定的。对于力神来说,上市在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企业制度提出更高要求。”
上述电池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大家都在扩产能,虽然短期内企业出现利润下滑,但是从长远看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特别是‘双积分’政策出台以后,合资企业也会纷纷加入,与国内电池厂合作。这个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就看企业能不能拼过去,突破目前阶段性的亏损,站稳脚跟。”
2016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明确提到: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此外,11月17日,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传闻影响,锂电池板块遭受重挫。可见,补贴政策调整对锂电产业影响巨大。深圳市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瑶曾表示:“沃特玛要逐渐增加造血能力,减少对补贴的依赖,到2020年实现不依赖补贴盈利。”
“按照科技部技术路线图,国家在不断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同时国家的补贴也在逐渐减少,以前其他产业出现过‘一窝蜂’上项目的现象,造成了很多重复性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然后再去产能。”秦兴才说道,“去年全国一下子冒出来200多家电池厂,从海南岛一直到黑龙江鸡西,这样势必造成产能过剩,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打造真正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宁德时代为锂电行业开了个好头,我们力神也是要尽快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