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造车新势力落地江苏 丁磊攻关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汽车老将丁磊再出发,造车新潮再添新势力。

在年初卸任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法拉第未来全球CEO职务近一年的丁磊,近日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次他的新头衔是东海岸(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海岸基金”)和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人运通”)的董事长。

12月12日, 东海岸基金与盐城市政府正式在上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华人运通控股有限公司与江苏悦达集团、盐城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合作成立的华人运通对外亮相,并宣告正式投入运营。

在11月28日召开的2017中国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投资联盟成立大会上丁磊表示,出行方式的改变是可预见的人类社会最重大变革之一。新能源、智能、网联、共享的新汽车产业将是推动这场变革最主要的力量。

根据公开介绍,华人运通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部件和工程系统的研发,以及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模型试验。目前已经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并着手在美国、欧洲等地成立研发中心。

“尽管华人运通只是对外强调了智能新能源交通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但业内认为它未来肯定会涉足整车制造,预计会成为这一波造车新潮中的一股新势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咨询研究部副主任张娟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在全球汽车产业剧烈变革的今天,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车和家、威马汽车、长江汽车、领跑汽车再加上刚成立不久的华人运通,将有望成为相对封闭的中国传统汽车工业的挑战者。

打造新能源汽车高地

在丁磊造车的新征程中,华人运通为何选择与盐城市政府合作?

早在2017年7月,应江苏省盐城市政府邀请,东海岸基金已与盐城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一个多月后,在盐城市政府的支持与东海岸基金的组织下,华人运通控股、江苏悦达集团、盐城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书,决定成立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东海岸资本由丁磊和上海丰实股权投资公司在今年6月共同出资成立,丁磊担任董事长;华人运通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丁磊。

在三个股东当中,华人运通控持股80%,盐城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100%控股的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新新能”)占股10%,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占股10%。

盐城市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有着江苏省首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良好基础。

但对丁磊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奥新新能的全资子公司江苏国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新能”)正在申请的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与江苏悦达集团的有关汽车生产资质。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10月24日,国新新能的碳纤维轻量化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已出现在发改委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

磐谷创投清洁技术投资总监张弛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在国家发改委已疑似阶段性暂停审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生产资质之后,如果国新新能可以很快获得新的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华人运通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迅速取得生产资质。

攻关新能源核心技术

目前,在团队搭建方面,曾经担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的丁磊已经组建了一个相对豪华的团队。与丁磊在上海通用时期合作过的墨菲(Phil Murtaugh)和陈威旭分别出任华人运通的总裁及首席运营官。

资料显示,墨菲和丁磊是多年的同事和朋友,曾为创建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汽车(原“上海通用汽车”)而合作;作为曾经与丁磊、墨菲长期工作过的同事,陈威旭曾任上汽通用凯迪拉克部长。

据了解,这家在政企合作推动下强强联合成立的新公司,还承担着探索下一代交通工具、零部件、动力产品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攻关。

张弛分析,在生产资质和核心团队之外,由于造车的资金投入会非常大,资金也是摆在造车新势力面前的一个重要挑战。

关于造车的资金投入,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经做过大致测算,自建生产线需要耗费至少100亿人民币;只做产品研发与服务,生产环节与传统车企合作,大概需要60亿。

“这一波的造车新势力是中国以地方国企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工业中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努力将对传统车企形成很大的冲击,但自身的创业风险也不小。”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编辑:耿雁冰)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