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可再生能源风口显现,谁是能源领域下一个BAT?

作者:苏亚轩 来源:能源杂志 发布时间:2017-12-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过30年的发展进步,IT技术逐渐融入到各行业中,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变革的主力,它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那些真正看懂并相信这一趋势的有识之士,会造就能源领域下一个BAT。”

在日前召开的“可再生能源大数据应用暨智慧企业建设论坛”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做出上述预测。

离智慧企业仍有差距

近些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行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与产业融合。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滨泉坦言,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目前可再生能源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设备自动化和运营信息化,但距离智慧企业仍有一定差距。

以龙源电力为例,由于风电开发比较早,如今已在线监测风电机组11000多台,包含有全世界20多个厂家、80多种机型,要整合不同容量、配置、版本、运行标准的设备将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到目前为止龙源还是基于电力行业传统的信息化运营模式在管理。

对此,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高级经理吴倩建议,要成为智慧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在商业模式上,要实现用户需求和企业生产的交互;在生产流程上,要做到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在技术上,要提高企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

在大数据的智能化时代,传统企业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才能“赢在未来”。

“因此,形成由各类信息化系统组成的多维一体智慧管控体系,将成为提高可再生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保障。”一位来自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分会的代表预测。

布局云服务成共识

在风电行业,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降低电站建设及运维成本、提高风功率预测精准度,争取优先调度主动权,已成行业共识。

昆仑数据CEO陆薇谈到,目前风电行业对低度电成本和高投资收益的整体发展诉求迫切,并提出80%先天设计和20%后服务运维的影响占比。随着设计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或将带来成百上千倍的计算量激增。

而ABB中国中压服务业务单元负责人蒋英则指出:风电运维面临着距离远、分布散、维护成本高以及设备状态未知等挑战,主要痛点集中在设备关键部件上。

“ABB正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和可视化管理,其中使用云资产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可使风电运维效率提高60%。”蒋英说。

与此同时,同样布局云服务的另一国际电气巨头GE实力不容小觑。

“Predix云平台通过对机组的全维度影射,可以建立齿轮箱等零部件的模型和相应规则。风电企业通过相应接口,便可调动该功能计算的原始数据,全面了解机组性能。”GE可再生能源数字化业务首席架构师朱丹说。

除加强创新外,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之间加强沟通也十分重要。通过共享数据,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可再生能源开发各个环节,才能在确保收益的同时,持续提高环境和并网的友好性。参会代表建议。

分享到:

关键字:可再生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