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碳排放交易体系工作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碳排放交易的实施。作为首批进入碳市场的发电行业,身上的担子立马就加重不少。据了解,全国碳市场建设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三步走”路线图,首要工作是进行三个制度和四个支撑系统建设,目前已启动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牵头承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一旦启动交易,将是全世界最大的碳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碳资产价格上行空间有望打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其他能源气候政策的融合,将是下一步的关键。
之所以选择发电行业,是因为发电行业的数据基础比较好,产品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热、电两类,而且数据计量设备比较完备,管理比较规范,这使得核查核实和配额分配比较简便易行。其次,发电行业排放量很大。根据排放量每年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准入门槛,发电行业纳入企业达到1700多家,碳排放总量达到30多亿吨。如果启动交易的话,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任何一个碳市场。
那么问题就来了,碳市场交易已经明确说明仅局限于发电行业,那售电行业和碳市场交易有什么关系?
小贝在这里为大家详细说一下,碳市场交易对售电行业到底影响在哪里。
对于发电行业,尤其是火电行业,煤价是影响其生产力、生产成本的关键,但是现在伴随着碳市场交易的实施,发电行业或许将关注点放在煤价上面去了,更多的是放在碳排放上去。在此之下,那些管理水平高、单位产品排放低的发电企业,生产越多,获得的配额相应就会越多,竞争优势就越来越明显,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获得的发电市场空间也将越来越大。相反,那些管理水平比较低、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的发电企业则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总体来讲,发电行业负担是均衡的,总体成本不会上升。而且,从长远来看,会促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清洁发展,由于单位发电能耗的降低,其成本处于下降趋势。
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完善,碳排放交易对于未来电价是短时期内是会有影响的。那么现在想想碳排放交易还和售电公司没有关系吗?
根据目前的碳排放配额“免费分配且与企业实际产出量挂钩”的制度安排测算,真正需要购买较多配额的仅仅是行业中部分能效水平低的企业。根据当前的试算结果,80%的企业获得的配额与其排放量基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可通过强化节能管理等手段自我消化,而10%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会产生配额盈余,相当于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部分企业的成本压力也不会传导蔓延至整个行业和下游行业,因为单个企业或将产生配额盈余或缺口,会在行业整体实现内部基本平衡。
小贝推测未来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会因为你碳排放交易而进行短时期的调整发电量以适配碳排放的规则。而拥有发电厂背景的售电公司将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而没有发电厂背景的售电公司面临的压力更大。压力来源于以下几点:
-
发电厂为适配碳排放机制,短时期会以牺牲生产量来进行适配,电量就有可能出现有需无市的场面。
-
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变传统的生产的方式,更加倾向于用电,电力用户所需量加大,售电公司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
试点的7个省份也会因为碳市场交易,对电力市场机制进行调整。
以上均为售电小贝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