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全球权威能源行业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日前发布关于电动汽车市场的调查报告。调研相信,到2035年,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会从当前的200多万辆上涨到1.25亿辆。
电动汽车迅猛增长的趋势将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对电力和电池的需求大幅上升;相应地,对石油的需求和依赖会出现全球性的下降态势。
麦肯兹这份报告详细地分析了,电气化的推进和电动汽车的崛起给电池制造商、公用事业公司以及油气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麦肯兹下面这张图表显示,对电池制造商来说,到2020年,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规模将达到268吉瓦,这远远高出麦肯兹预测的2020年市场需求——100吉瓦。但在十年时间里,随着欧美和中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到2028年,电池需求会反超当时的生产建设规模。到了2035年,电池生产需要增长两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看到,不同技术路线组成的电池市场列阵对应付这样迅猛的需求增长大有帮助,麦肯兹的调研也并不认为会出现严重的短缺。但如果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超过预期,生产限制因素就会成为大问题。
同时,麦肯兹认为,从电力大市场的角度来看,即使电动汽车呈指数级增长,对整个电力市场的影响还是有限的。1.25亿电动车大概会带来135太瓦时的电量需求,这差不多相当于德克萨斯州的电力消耗,在全球电力市场中只占1%的份额。问题其实在于发展的不平衡,麦肯兹认为,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会集中于某些特定的区域,这会为当地的公用事业公司带来更大的难题。
该报告表示,在地区和国家的层面来说,发达市场有足够的容量来应付几年内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但对城市或社区层面来说,电动汽车增长的影响和挑战量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那些拥有大量电动汽车的区域,比如硅谷,其配网系统已经开始出现问题。智能充电和分时电价的下一波浪潮或许可以帮助公用事业公司解决这些电动汽车所需电力的集中供应。
如果说对电池行业和公用事业公司来说,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那么对石油产业来说,则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态势严峻的故事。
麦肯兹报告分析认为,未来20年,电动汽车的崛起会让全球汽油需求减少将近7%。这种情况对美国的影响巨大,因为这是一个有着强大汽车文化的国家,并且这样的背景使这个国家的驾驶里程数也高于其他国家,电动汽车的崛起会对其生产、消费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
而在那些有更高减排要求的国家,比如在巴黎协议中作出了国家承诺的国家,到2035年,电动汽车有望占据整个汽车市场20%的份额。这将使汽油需求在每天下降180万桶的基础上,每天再额外减少500万桶。
该报告认为这种转变看似非常极端和戏剧化,但从最近一系列的政策、技术和投资驱动来看,这不是不可能的。碳减排政策在美国陷入了停滞,但在全球其他国家,这类政策正在扩张,包括正在考虑逐步淘汰燃油汽车的中国。相对来说,这样的大趋势更不容忽视。
在报告发布的同一周,又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了。世界银行宣布,从2019年开始,将不再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提供资金。该组织宣称,作出这个决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世界正在快速改变这一认识。有评论者认为,电动汽车将会是改变世界的重要部分。
责编: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