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电动汽车是经济高效的储能方式 分时定价应落实

作者:钟倩灵 来源: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发布时间:2017-1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多位储能领域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对于储能技术现状和未来的看法,其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刘坚博士发表演讲,探讨了电动汽车电网互动模式及其储能价值。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刘坚博士

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世界领先,去年乘用电动车在中国的销售达到35万,远远高于美国。刘坚认为,电动汽车与储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动汽车在中国快速发展,电化学储能成本在电动汽车的产业带动下将大幅下降。

电动汽车发展对于电网的价值

刘坚认为,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会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可以作为负荷侧新生的用电需求,同时也是一种分布式的储能资源,很可能成为替代传统储能技术的新的储能方式。

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一旦提升,发电侧就会有更多的清洁能源消纳能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将成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消纳电源。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方式

刘坚提到,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的互动方式主要包括四个影响因素:电动车本身数量规模、动力电池技术、不同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模式以及电动汽车的用电分布问题。

2030年全国电动汽车总保有量将超过8千万辆,而电动乘用车仍是主体。对2030年电动汽车储能规模进行预估,如果直接以功率来衡量储能能力,8千万辆电动汽车所能带来的理论的储能规模约为7.3亿千瓦,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装机规模功率可以促进大规模新能源的消纳。此外,去年为止全国抽水储能装机容量大约在2500万千瓦做左右,7.3亿千瓦的规模是目前全国抽水蓄能规模的30倍。

刘坚认为,电动汽车本身就是规模可观且经济高效的储能方式。电量方面,若以2030年20亿千瓦的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来看,其日均发电量约为100亿千瓦时,假设将这其中部分电存到8千万辆电动车内,所带来的理论发电能力约为55亿千瓦时,可以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日内储能需求。另外,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也会直接使得储能能力提升。

电动汽车可能会为储能带来怎样的作用?

刘坚认为主要有4种模式:有序充电、V2G、电池更换、电池梯次利用。电动汽车通过有序的充电方式,可将充电负荷从傍晚时段移到凌晨时段,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退役后的电池除了具有不小的储能能力外,还能实现充电和放电双向的调节能力。V2G是有序充电和电池梯次利用的结合,其充电需求和放电量之差就是车辆满足道路出行用能的需求量。刘坚认为,V2G模式储能规模潜力最大,有序充电、换电池模式储能经济性更高。

应明确电动汽车分时定价的政策

目前,国内鼓励电动汽车试行分时电价和峰谷电价,应进一步落实分时电价政策。一方面,新能源接入的规模越来越大,系统的波动也会越来越频繁,因此分时电价能够反映不同时段的价值情况;另一方面,更多时段价格能够实现充放电服务套利,降低投资成本。

到2030年,不同时期电动汽车理论的储能规模是非常巨大的,但要实现这样的理论潜力,不同车型与电网互动的战略选择肯定不同,要想促进这样的互动仍需政策上的支持。

责编:杉杉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