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多晶技术仍为市场主流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单多晶比例一直是光伏行业关注的热点。2017年终一份报告,又将光伏行业推至风口浪尖。来自美国太阳能市场调查公司SPV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单晶电池(组件)占比为49%、多晶(组件)为46%。

“2017年,太阳能组件产量为97.7GW,其中出货量93.8GW,安装容量95.1GW。单晶组件市占率为49%,多晶为46%。” SPV报告称。但数据一经发布,即引发行业质疑。光伏产业权威分析机构PVInfoLink在对10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金融券商及行业机构调研后表示,“2017年单多晶组件出货比例约3:7”,多晶技术仍为光伏市场主流。这一结论与SPV的数据大为不同。

“从各方提供的数据来看,SPV报告给出的单多晶比例并不准确。”PV InfoLink分析师林嫣容直言,“2017年光伏出货量比例应该是多晶占70%以上、单晶30%左右。2018年单晶组件比例或上升至约37%。”

“单晶组件在去年下半年的占比有所下滑,今年下半年占比可能会略升。”光伏亿家副总裁马弋葳也对SPV的数据存疑。

2017年单多晶的市场份额究竟如何推算才算合理?有分析师认为至少有3种计算方法来倒推单、多晶的市场份额。

第一种预测方式是从供应给电池及组件的“硅片”总产量做倒推。林嫣容做了相应的计算演示。她说:“2017年全球组件总出货量约103GW,几家大厂出货情况大致为保利协鑫多晶硅片约在19GW—20GW之间,晶科能源近6GW硅片产量中,75%为多晶,荣德多晶硅片有4GW左右,阿特斯和天合光能也以多晶硅片产能为主。”阿特斯不久前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公司2016年外部及内部采购硅片总和为2.57GW,均为多晶,2017年仍以多晶为核心。

据此前隆基股份披露,2017年单晶组件对外出货约4.5GW,结合其“硅片自给自足、上下游供应各占公司产量一半”的现状,林嫣容预测:“单晶硅片上,隆基股份全年出货量约9GW,中环股份出货约6.2GW。

第二种预测方式则是看国内电站采购端的单、多晶比重。中信证券分析师弓永峰表示:“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第一大组件需求地,可看作全球光伏市场风向标。”从2017年国内五大电力公司所投电站的采购产品倾向而言,多晶为主、单晶为辅的格局已确立。“预计2018年也将延续多晶高于单晶的格局,预计单多晶比例为3565。”

最后一种是从下游组件出货情况来计算。目前,主要多晶出货公司包括晶科能源、正泰集团、协鑫集成、苏州腾晖、东方日升、天合光能、阿特斯、无锡尚德、保定英利等。单晶组件厂商主要是隆基乐叶、中环股份,支持单多晶两类技术的企业有晶澳、亿晶光电、韩华等。两大组件阵营看,多晶占比较高。

单多晶市占率仅是两者目前的一种态势对比,而单多晶背后的技术进步尤需引发关注:两者的技术更迭均在进行中,对未来市场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光伏产业遵循摩尔定律,单多晶的技术拉力赛在极大拉低了光伏组件的成本。单晶公司较早进入金刚线切单晶硅片,成本率先降低;而金刚线切多晶技术普及后,成本也将进一步拉低。据solarzoom发布的1月2—5日的数据显示,多晶组件在2.7元/瓦—2.75元/瓦,单晶组件在2.7元/瓦—2.9元/瓦,整体价格处于下行通道。

“从目前多家下游电池组件厂反馈来看,2018年光伏企业中的单多晶产能会继续扩大。”林嫣容透露,“在多晶扩产方面,仅是砂浆线改造为金刚线、购买新的切片机这几项,预计就会多出10GW以上的产能。”据了解,隆基股份、天合、阿特斯均有各自的扩产计划。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