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北京北方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小王(化名)是在机场接单时被嘀嗒出行的地推介绍使用嘀嗒出行的。
与2014年时出租车上有滴滴出行的贴纸一样,小王出租车的副驾驶座前,也贴着嘀嗒出行的推广二维码贴纸。嘀嗒出行CEO宋中杰表示,目前嘀嗒出租车在15天内就被1万个出租车司机使用。数据表明,大概有60%的出租车师傅是通过其他师傅介绍进来的。
沉寂三年,嘀嗒拼车CEO宋中杰在狗年之初突然宣布,要布局互联网出行行业,更名嘀嗒拼车为嘀嗒出行,并进军出租车行业。由此,嘀嗒出行和互联网巨头滴滴出行正式交锋。有专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嘀嗒出行可能是“曲线救国”,在申请下专车牌照之前,先进军出租车业务。而随着美团、嘀嗒、曹操专车等公司挤入网约车领域,互联网出行行业的第二轮洗牌或将开始。
嘀嗒出行布局出租车业务叫板滴滴出行
2018年1月18日,嘀嗒拼车对外宣布正式完成品牌升级。2017年10月20日,嘀嗒出行正式上线了出租车业务,截至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佛山6个城市,通过嘀嗒平台认证的出租车数量达14.2万辆,在已开通6个城市的出租车总量中占比超过70%,认证司机已超过18万名。此外,在嘀嗒出租车已开通的6个城市中,有4个城市的应答率已超过80%,最高的广州超过86%,同时各城市的平均应答时长不断缩短。
发布品牌升级没几天,2018年1月24日,嘀嗒出行官方号发布长文,控诉嘀嗒出行的出租车司机遭遇滴滴出行客服“二选一”电话威胁,期望滴滴出行可以公平竞争。
根据嘀嗒出行的文章,《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深圳某出租车公司车牌号为粤BDXXXXX的出租车司机师傅向嘀嗒出行深圳的工作人员反映:其滴滴出行账号被封,滴滴出行的人工客服在和他沟通时这样说道:“系统检测到您的手机有跟滴滴出行软件起冲突的软件……建议您进行卸载或者恢复出厂设置。”
嘀嗒方面称,在这位出租车师傅卸载了嘀嗒出行出租车APP之后,滴滴出行客服人员答应安排专人给他处理封号事宜。随后,嘀嗒出行还给出了出租车师傅和滴滴出行公司的在线人工客服的交涉过程。人工客服则明里暗里要求司机检测一下,是否有跟滴滴出行软件起冲突的软件。当司机表示有嘀嗒出行之后,滴滴出行人工客服建议卸载软件或者手机恢复出厂设置。
随后,滴滴出行方面反驳,之所以将该司机账号封禁,是因为存在利用作弊软件刷“滴米”的行为。其作弊行为破坏了司机师傅之间的公平竞争秩序,是滴滴出行予以严厉打击的行为。而滴滴出行的相关负责人在发布情况说明时在朋友圈写道:“乌龙也好,继续碰(瓷)也罢,次数多了就真没意思了!”
出租车“买活”乱象不断 被边缘化严重
“滴滴出行的出租车业务并不赚钱,而且坏账不少。”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出租车行业的无奈。
其实,自从网约车行业出现之后,作为出行元老的出租车的日子就每况愈下,而从去年开始,这种情况更加严重。随着各路出行形式的兴起,出租车司机被边缘化趋势严重。
前述司机小王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去年3月份,滴滴出行的出租车业务的订单从抢单模式更改为派单模式,随着派单模式逐渐成熟,不知为何,出租车的单量减少了很多。在他看来,嘀嗒出行的出现的确改善了司机接不到活儿的问题,但是“买单”的出租车顽疾也有可能会随着嘀嗒出行用户量的增加,而被移植到平台上。
小王等出租车司机,甚至是使用出租车的用户,将这个问题归结到滴滴出行身上。小王向记者讲道,前几天他去北京国际机场的停车场拉活儿,之前挂上滴滴出行,一会儿就能接到订单。但是今年元旦之后,订单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一个都接不到。不得已之下,小王去排队等客人,在排了1小时的队接到客人之后,客人却说一直在滴滴出行叫出租车,但却没有人接他。“客人说他觉得是滴滴出行故意不派活儿给出租车。”
不过这一点遭到了滴滴出行方面的否认。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滴滴出行在派单时对路程有精确的算法,比如用户和车辆在马路对面,看起来很近,但是那附近没有路口可以掉头,司机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才能掉头的话,订单也不会派给司机的。
除了派单减少,出租车行业的“买单”乱象也让出租车司机十分苦恼。早在打表时期,买单现象就存在,而在滴滴出行布局出租车之后,该现象被移植到了网上。小王在记者面前打开了专门买单的微信群,里面因单子大小,买单价格在10元到70元不等。“有的出租车司机不出车,买很多配置高的手机和滴滴号在家里刷单然后卖掉,一天最多能赚1000块钱。”小王对嘀嗒出行能否保证“洁身自好”并不抱希望,“毕竟只是一个软件,能钻的空子很多”。
“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出租车司机群体非常盼望有一个新平台进来,让他们能够看到未来,让他们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过去一段时间,出租车司机群体的订单被分流,收入普遍下降,已经充分印证了行业垄断所带来的负效应。”对此,宋中杰表示:“我们看到了出租车行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出租车的生存空间日益被挤压、司机群体职业满意度下降、离职潮出现、市民打出租车体验变差等。无论是出租车司机、乘客还是整个社会,都希望出租车行业能够改革,能够复兴。”
宋中杰表示,公众对出租车群体的心声和需求关注度越低,被边缘化就会越严重。嘀嗒出行希望打造的是没有快车和专车的出租车平台,因此从出租车师傅的心理上,他对嘀嗒出行平台的认知度和共存感是非常强的。嘀嗒出行也会围绕这一点展开相关的司机运营工作。被问到是否有布局专车和快车的打算时,其表示“目前还没有”。
网约车迎来第二春?
本来以为已经死掉的嘀嗒拼车,自从和摩拜牵手进入“反滴滴联盟”后,剧情似乎一下反转。对于进军出租车这个不赚钱的业务,该业务又有滴滴出行猛虎在前,嘀嗒出行在沉寂三年之后进入,到底是为何?
其实2017年10月20日,嘀嗒出行就正式上线了出租车业务,截至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佛山6个城市。
不过现在嘀嗒出行的业务仅涉及顺风车和出租车,顺风车方面,嘀嗒出行收取少量的佣金,出租车则不收取费用。对于变现模式,宋中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嘀嗒出行是纯粹的出行平台,只收取少量的服务费。
近期在网约车行业中出头的不仅有嘀嗒出行,除了前期推出的美团快车以外,也是在2018年1月18日,神州租车也放出了响雷,宣布全面进军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而且拿出了行业最低价的杀手锏。而比这几家都要高调的是吉利投资的曹操专车宣布获得融资,这一轮融资过后曹操专车的估值已超过100亿元。网约车的第二春似乎就要到来。
而吉利高层在当天透露,根据规划,未来两年专门为曹操专车打造的专用网约车车型就会下线。也就是说未来曹操专车的车队将全面采用吉利自家的新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车企业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作为高频高需求的专车行业,吉利集团可以将车辆卖给曹操专车运营,提高销量盘活车辆。
易观智库分析师赵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出租车这个市场需求很高,整个用户量和司机两方的规模很大。之前嘀嗒只做顺风车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无法提高平台的用户规模和黏性,但是出租车业务可以大大提升这两点。提升这两点后,嘀嗒出行可以通过对用户流量进行广告变现。
而对于这个行业搅动最大的,莫过于美团快车。2017年,美团点评就开始进入共享汽车市场。2017年11月,美团点评还公开招聘共享汽车iOS算法工程师。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美团正在申请北京的网约车牌照,其现在只有南京上海的网约车牌照。
美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团打车在南京和上海获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以及上海市交通委发布的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平台具备了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美团打车已经在推进北京等城市的网约车许可证的申请工作。“我们不是一家竞争驱动型公司,同向为竞,相向为争。即使是争,也分两种,一种是拳击式竞争,一种是足球式竞争。足球式竞争的目标是把球踢进球框里,为了把球踢进去;拳击竞争,为了获胜,就必须把对方打倒。我们从事的行业是竞为主,即使是争也是足球式的竞争,不是拳击式的竞争。”美团负责人表示。
“美团携带了大量的资金和用户资源,优势明显,而且生活服务和整个出行关联度比较高,所以行业有可能会出现新的洗牌。”不过赵香认为,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动,主要是会对二梯队企业的市场排名产生影响。
赵香还表示,其实嘀嗒出行未来还是希望做一个业务更全的出行平台,在没有申请到网约车牌照的情况下,嘀嗒出行也可能是“曲线救国”,先通过进军出租车申请网约车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