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谨防利益驱动标准修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01-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行业协会的一纸上书,将电网企业和新能源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透明化。近年来,伴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井喷式的大发展,双方由来已久的矛盾日益尖锐,围绕风电并网技术标准修订的争议不过是这一博弈的最新演绎。

标准的制订,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规范与成熟。正是标准的约束力,规范了市场行为,进而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标准的修订,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调整,各种利益博弈如影随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担心的并不是博弈,恰恰相反,我们担心的是博弈不充分导致标准修订成为攫取利益的工具。当标准的天平倒向强势一方,弱势一方连同整个产业链的利益肯定会受损。

任何行业都在动态发展之中,标准理应与时俱进。我国风电规模十年间从230万千瓦激增70倍至1.64亿千瓦,成为仅次于火电和水电的第三大电源,并开始在电力系统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适时、适度调整相关行业标准,随之成为必须之举。

行业体量变大了,标准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势能也更大了,一项技术标准的变更就有可能左右数十亿乃至上百亿元的利益流向。电网和新能源为此各执一词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标准修订的操刀者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兼顾科学性和经济性,以最小的投入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既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又能推动风电产业持续发展。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开门立规,不能闭门造车。除了牵头方要秉持审慎和负责的态度外,保障标准修订程序的公正,在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更是应有之义。

在此次标准修订引发的争议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长文上书国家能源局,与行业协会的这种“激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企业大多沉默以对,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乙方”,在“甲方”强大的体量和影响力面前,它们多有难言之隐。

市场经济允许利益表达,也承认利益共享,但同样讲究规则和程序,它要为相关方提供平等的利益博弈平台,尤其是要给弱势一方提供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可以肯定的是,标准修订过程中的博弈越充分,标准修订结果掺杂的不合理利益就会更少。

无论是制定新标准,还是修订旧标准,其最终目的都是规范行业,促进产业持续发展,这是所有相关方的利益交集所在。因此,标准修订也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如何处理好企业自身利益、产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这直接决定了标准未来的生命力。抛弃“各扫门前雪”的狭隘观念,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格局,换取的是产业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标准制定归口主管部门将扮演关键角色,它需要在纷繁复杂的诉求中倾听和辨识出理性、建设性的声音,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既要防止标准修订被个别巨头企业所绑架,又要防止弱势一方自说自话,杜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弊端。

标准修订对于行业而言意味着变革,意味着打破既得利益的固有藩篱、打破一成不变的保守思维、打破阻碍变革的路径依赖,主管部门需要有破冰的勇气,更要有破局的智慧。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