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四部委重拳清理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 铁腕之下需防由明转暗

作者:万仁美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8-03-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

新能源汽车试点推广之始,地方保护就相伴而行,业内人士多次呼吁清除地方保护政策,但效果不大,地方保护依然公开地我行我素。近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式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为“2018版补贴”),其中特别提及“破除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市场”。为了达成目标,2018版补贴规定:对经有关部门认定存在地方保护行为的地方,中央财政将视情节相应扣减充电基础设施奖补资金。

在破除地方保护方面,2018版补贴政策有别于以往的严厉措辞和表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用经济手段破除地方保护,击中了要害。高压之下,公开的地方保护行为将有所收敛,但更要严防其由“明”转“暗”。

■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

为了保护地方利益,有些城市要求进入本地的新能源汽车必须配套当地生产的电池,有些则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在当地建厂,并对企业的税收和就业拉动有细化要求。北京、上海等城市更有自己的地方目录和检测标准,为外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地市场设置了重重障碍。北京、上海、深圳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三个城市,也是地方保护最明显的地区,在此影响下,各地对于外来的新能源汽车也采取了类似的排斥办法。

尽管PHEV(插电式混动汽车)被国家列为新能源汽车,但是,北京市曾出台《北京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管理规则》,通过备案的方法把PHEV挡在地方补贴的大门之外,没有地方补贴实现降低成本,比亚迪、上汽等企业生产的PHEV在北京的销量几乎为零。

上海曾出台《关于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相关操作流程等事宜的通知》,其中均明确提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及车型备案”,上海的备案不排除PHEV,但针对外来的新能源汽车设置了各种障碍。

深圳曾出台《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样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只有投资设立5000万元的公司,外地的电动汽车才有资格在当地推广。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广汽乘用车董事长吴松曾说,如果全国88个示范推广城市都要求设立5000万元的公司,仅注册资金就需要44亿元,企业根本负担不起。

三大城市的地方保护行为给其他城市树立了“坏”榜样,福建、山西、河北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地方保护色彩浓厚的管理规定。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形成统一的市场,在地方保护的庇护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更有甚者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市场环境。

■用经济手段引导路线转型

此前,国内多位业内人士呼吁破除地方保护,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政策,比如《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指明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以备案、名录、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定市场准入障碍。虽然多项政策规定了各地不能实施地方保护,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保护现象依然存在。

针对以往破除地方保护不利的情况,2018版补贴明确了哪些行为属于地方保护,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惩罚措施。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地方目录或备案、限制补贴资金发放、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验、要求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要求整车企业采购本地零部件等措施。对经有关部门认定存在地方保护行为的地方,中央财政将视情节相应扣减充电基础设施奖补资金。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说:“利益是存在地方保护的根本原因,用经济手段才能触及到地方保护的痛处。在破除地方保护方面,2018版补贴政策比以往的力度更大。”

■地方保护或由公开转向“地下”

针对2018版补贴政策的要求,2月26日,北京科委网站挂出《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新办法取消了2015年来设立的备案制,北京市将对在京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加强市场监管,从产品质量、安全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开展一致性抽检和评估。但其中PHEV仍然被禁。

上海市也取消了备案制,但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换了一个说法。2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2018年度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相关操作流程的通知》,该通知并未提及“备案”或者“目录”字样,而是以“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及车型申请”代替。很显然,上海的新政策玩了文字游戏。

目前,深圳还没有新动作,不过大家普遍认为,深圳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玩”地方保护了。

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还没有降低到消费者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地方补贴无论按照1∶0.5还是1∶0.3给予补贴,对购买者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地方保护的关键在于丰厚的补贴,不得设立目录、备案等就是希望让各地的补贴能够公平对待外来的新能源汽车。但是,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不愿意利益外流。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面对高压管理措施,各地不敢再公开实施地方保护,但有可能会用其他方法继续保护地方企业,比如把地方补贴改为专项研发补助或奖励等。这些补助形式都可以起到补贴的作用,能够降低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并且合理合法。

多年难以清除地方保护,2018版补贴政策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地方保护的土壤依然存在,需要关注地方保护由公开转入“地下”。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