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作者:淦文珍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8-03-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电动汽车资源网统计,2017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前十车企累计销售物流车超9.3万台,占总量的60%之多,排名前十车企分别为:东风汽车、陕西通家、湖北新楚风、重庆瑞驰、南京金龙、中通客车、成都大运、奇瑞汽车、成功汽车、吉利商用车。

电动汽车资源网了解到,2018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减少,新能源物流车车企将进一步瞄准有地补和路权开放的城市。因此,电动汽车资源网梳理了2017年销量前十新能源物流车企业在各地的销售情况,以期了解区域市场的潜力。

东风汽车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东风汽车不仅是传统商用车的龙头老大哥,据电动汽车资源网数据统计,东风汽车也是2017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冠军,在全国27个省市进行销售,以广东为主,湖北为辅,浙江、天津、内蒙古、河南、上海、北京、山东、四川、江苏、海南等地的销量都过百。

西通家

 

通家很早就进入了新能源物流车领域,2017年拿下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通家2017年在全国24个省市有销量,主要市场在通家的大本营,陕西,其次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云南、广西、福建、重庆、湖南、河南、上海等地销量过百。

楚风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湖北新楚风,中国恒天集团子公司,在纯电动城市物流车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2017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排名第三,主要市场在广东,占比63%,在全国12个省市进行了布局,在江苏、天津、河南、湖北、陕西、内蒙、福建销量过百。

重庆瑞驰

重庆瑞驰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起步早,发展稳健,2017年其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除主要城市和周边地区,重庆瑞驰全国多地都有布局。重庆瑞驰2017年在全国17个省市销售新能源物流车。

南京金龙

南京金龙在本土的销售情况一般,在广东地区的销量占总量的65%,另外在江苏、湖北、海南、陕西、河南等22个省市进行布局。据电动汽车资源网了解,南京金龙的业务板块已延伸至乘用车,2018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产业格局进一步拉开,南京金龙客车、物流车、乘用车的“三驾马车”能否齐头并进,还有待验证。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中通客车

中通客车不仅在客车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7年也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奠定了领先地位。2017年主要73%都销往广东,其余分布在天津、北京、山东、内蒙等地。随着新能源客车市场的进一步萎缩,中通客车或会持续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发力,且拭目以待。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成都大运

成都大运2017年新能源物流车的销量在河南、广东和天津三分天下。另外在四川、陕西、河北地区的销量过百,山西、上海、山东等地有少许销量。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可谓后来者居上,2017年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发展迅猛,销量排名第八。不过从电动汽车资源网统计的数据来看,奇瑞2017年新能源物流车的区域销量结构单一,几乎都在安徽,占比99%,在内蒙、浙江、广东、山西等有少量销量。2018年,奇瑞将打破此种局面,加快新能源物流车产业的布局。

成功汽车

成功汽车2017年市场表现也相当不错,新能源物流车销量排名第九。在山西、河南、广东、陕西等地销量不凡,在海南、江苏、四川、天津等地也成功地推广了其品牌。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吉利商用车

十大新能源物流车领军企业分地区销量分析

吉利商用车2016年底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但后期持续发力。2017年销售新能源物流车4千多台,成功进入前十榜单。销量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广东、重庆、浙江等地。

小结:

2017年,广东,尤其是深圳地区,新能源物流车销量稳居第一,新能源物流车品牌在此扎堆,以上十家企业均在此开花,并且绝大部分品牌的市场主力就在此,在其所在地区的销量反而不是最佳。究其原因,广东以深圳为首,从消费端和使用端,充分鼓励车企在此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车,刺激终端市场的消费热情。

而在陕西、湖北、安徽、浙江、河南、天津等地,市场主要靠地方车企和大型运营商带动,典型企业有陕西通家、东风汽车、奇瑞汽车、八匹马、成都大运。当然,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在补贴和路权方面的支持,并且地区经济和交通地位需要具有优势。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物流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