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本文介绍东京电力公司在7号会议上的报告。
7号是会议第二天,会议在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举行。
上午有7个报告
东京电力公司介绍公用事业3.0,分析在实现去碳化的社会进程中,公用事业的未来,其核心是思考电网公司未来的角色。
东电的发电装机容量为6600万千瓦,年销售电量247太泰时,即2470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用电量
东电,有核电,有火电,有可再生能源发电,有电网,电网是受管制业务。
全球扩张
5D驱动工业事业转型升级。公用事业1.0是垂直一体化。这是去管制化推动的。公用事业2.0是业务的解体过程,驱动因素是去碳化、去中心化、数字化和人口减少。
(注:东京电力面临的人口减少问题,对北京目前是不适用的,虽然去年北京市略减少了一点人口)。
公用事业3.0则是与其他平台的集成。
零碳路线图。电气化+氢能源。能效提高,使用能总量大幅减少,电气化比重大幅提升。而能源的来源则是生物质、带CCS的化石能源,最大的部分则是生物质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去碳化的关键是电气化。
上图是2050年的两种情景,一种是减排近50%,一种是减排72%,相比2013年。
与电气化相随的去中心化。
随着电气化比重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量大幅提升,储能的量也大幅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大幅提升,成为主角。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去中心化。
电力市场,和消费者参与,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参与的分布式的能源市场,以及与水、气、交通基础设施的互动。
迈向数字化的公用事业。最下层是硬件和设备;中间层是赛博空间,包括IoT(IT和OT)的集成,智能电网,行为分析,资产管理等;最上层是市场和管制。
交通与电力系统的集成。
(附注:基于光伏的直流充电站,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的V2G等)
分布式的能源交易
未来电力系统的角色:公用事业3.0的平台
1、能源和市场管理。分布式能源,储能、供热电气化以及交通电气化
2、集成的网络基础设施(IT,交通、水、气、氢)
3、传感器、测量、分析等构成的集成数据平台。
结论:
1、5D将激发对公用事业3.0的转型。
2、公用事业3.0是集成平台,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能源和市场管理,以及集成的数据管理。未来电力系统的角色要这中间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