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推动我国天然气储气库建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03-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和季节性特点,因此,储气调峰是天然气安全有效供应不可或缺的环节,调峰能力也是天然气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天然气开发利用,储气调峰能力建设也日益得到重视,截至2017年,储气库规模达到100亿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了45亿立方米,调峰能力约占全年消费总量的4.1%,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照国际天然气产业发展水平和我国天然气市场持续增长的需要,加强储气调峰能力建设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孔凡群

从国际看,目前北美和欧洲天然气利用程度较高的国家,储气库调峰能力占年消费量的20%,世界平均水平超过10%,相对而言,我国现有储气调峰能力还较弱,这也是导致2017年局部地区出现“气荒”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按照规划部署,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3600亿立方米,2030年将达到6000亿立方米。如果以世界平均水平10%为目标,到2020年,储气调峰能力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260亿立方米;到2030年,则需增加500亿立方米,加快推动储气能力建设任务紧迫。

一是细化落实有关激励政策,促进商业储气库加快发展。

目前储气库建设运营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少数国企承担,同时,还存在储气库垫底气进项税难以抵扣等现实问题,增加了储气企业的经营负担。

建议

进一步细化财税优惠、土地使用、储气价格等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商业储气设施建设运营,加快商业储气设施发展。

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探索战略储气库建设。

资料显示,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发展已建立起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储气调峰体系。目前,日本天然气储备由国家和民间企业共同承担,储备量分别为消费量的30天和50天,有效保证了储气调峰的需要。

建议

借鉴发达国家做法,着手开展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规模和选址论证,积极稳妥推进战略储气设施规划和实施,为推动我国天然气大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分享到:

关键字:储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