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聚焦汽车业五大热点 部长表态有干货

作者:刘秀虹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8-03-22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汽车产业的内容不少,为产业发展明确了新任务、新方向。在全国两会期间,从部长通道、记者会及部长接受媒体采访中,和汽车业相关的干货满满。记者梳理后发现,部长们的发言和表态主要聚焦汽车业五大热点问题。

热点一 禁售燃油车

自从去年欧洲多国相继提出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后,关于传统燃油车何时退出市场的讨论此起彼伏。3月9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正在研究中。但是,传统燃油车退出市场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苗圩认为,现阶段比禁售燃油车更重要的,是要抓紧确定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以后的占比。他说:“目前已确定2019年占到8%,2020年要占到10%。现在只公布到2020年,所以我觉得比研究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更迫切的一项工作,就是2021年占到多少,2022年占到多少。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快,占比更高,传统汽车压得也就越快,占比越少,所以这是一个此长彼消的关系。把这个工作做好了,时间表也就自然而然了。”他也坦言:“就算我们停售燃油车了,也不是到那一个时刻就把在用的燃油车统统都淘汰,肯定还要留一个过渡期,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热点二 新能源汽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三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两会期间,部长们也频频谈起新能源汽车。

3月10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是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减少石油依存度;二是减少大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三是电动汽车作为载体,对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来采用共享模式,有很大的潜力帮助缓解交通拥堵。

从传统汽车逐步向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行业趋势。近二十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持续加力。据万钢介绍,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了从基础到技术方面的研究。2010年开始进行推广,启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如关键技术的研发、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支持等,特别是加大了电动汽车的财税鼓励。

通过政策的引导,如今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从规模上看,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77万辆,产销增幅均在50%以上。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超过180万辆,占世界的一半。去年,我国有4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入全球前10名。新能源客车已经出口到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产销量,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3月5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部长通道”说:“以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比为例,去年年底达到的能量密度比较2012年底提高了两倍,每千瓦时的售价则比2012年下降了70%以上。”他还提到,我国已有很多电池、电机企业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指定供应商。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绩也非常显著,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在提高。正如苗圩所说:“去年年底,我们建成的充电桩已经超过70万根,群众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方面体会到了更大的便捷。”

热点三 自动驾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去年,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已有多款自动驾驶汽车处于封闭道路的测试阶段。

万钢在3月1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人工智能要渗透到各个领域,最关键的是要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做好,并使之很快地拓展到社会的各方面。因此,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启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的建设,其中就包括百度致力于自动驾驶,阿里致力于城市大脑智能交通。通过开放开源,使现有的技术、现有的积累,在经济社会当中发挥作用,为所有的创业者所获取。他特别强调,抓人工智能还是要强基础。

和传统汽车研发大不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已不仅仅涉及汽车本身。自动驾驶除了有传感器来感受各方面的信息之外,还要建立车和车之间、车和路之间的信息联系。同时,对网络传输速度提出更高要求,一毫秒的时延都有可能导致车毁人亡,需要有高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的5G网络。为此,苗圩在3月9日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到5G的时代,时延的标准可从秒进入到毫秒级,也就是时延低于1毫秒,目前我国已经开始6G网络的研究。

苗圩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距离真正上路还有较长时间,“比如说8~10年。驾驶的安全性是优先要考虑的方向,如果无人驾驶汽车整天出事故,就根本没办法推广,也没人敢用,所以安全性是放在第一位考虑的。”

热点四 治理超标排放

通过重拳出击,蓝天保卫战初见成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5年来,我国重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提高了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今年,国家将继续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要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

这从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3月10日在记者会上的回答得到了印证。黄润秋指出,我国正在制定到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关键在于三个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产业结构,污染之所以重,来源是排放,而排放和产业结构相关;二是能源结构,要改变偏煤的能源结构,坚持把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耗总量降下来;三是交通运输结构,现在相当多的物料运输通过公路运输,通过重卡运输,未来应该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同时对重卡的超标排放严加管控。

热点五 国企改革

汽车行业国有企业多、体量大,如何让大型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一直是个重要课题。3月10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记者会上点出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据肖亚庆介绍,突出主业、突出实业是2017年央企的特点。通过围绕主业发展实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眼睛向内压缩成本,央企的运行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未来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更加注重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监管和考核上让企业更有紧迫感。在推动国企改革方面,肖亚庆强调要往深里推,往实处做。一是拓展深化各项改革举措,如继续开展“十项改革试点”;二是要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要推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看来,今年汽车行业的国企改革还将持续深入推进。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要培育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尽管中央企业规模不小,但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有很大差距。

五个重点方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传统燃油车过渡到新能源汽车,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汽车产业将加快向低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企业作为实体经济领域的骨干中坚,将通过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活力,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