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日媒评述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新星”宁德时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8-03-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本经济新闻》3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厂商的崛起与自信》的报道称,不管是纯电动汽车(EV)还是混合动力车(HV),电动车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都是充电电池。在中国,国产纯电动汽车的开发更是催生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迅速提升存在感的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简称宁德时代、CATL)。

快速成长的“电池新星”

《日本经济新闻》3月20日报道,今年3月在东京的一场电池展会上,有一位演讲者格外引人关注。他就是中国新兴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的研究院总监梁成都。梁成都充满自信地表示,宁德时代的纯电动汽车电池通过技术创新,将能具备与内燃机相同的竞争力。

报道称,宁德时代总部设在中国福建省,由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ATL)的车载业务部门独立出来,于2011年组建。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曾被日本电子企业TDK收购。之后,宁德时代在当地的商用车电池等领域不断取得成绩。同时,和欧洲整车企业关系深厚,进行了多次技术测试,自2012年起向德国宝马X1供应车载电池。

报道称,宁德时代正筹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计划融资131亿元。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一窥这家“电池新星”的容貌。

报道称,2016年销售额达到148亿元,在1年的时间内猛增2.6倍。员工人数截至2017年6月底为1.8万人,相比2016年底,在半年时间内增加近6000人。在通过上市筹集的资金中,约95亿元计划用于对中国国内新工厂的投资。

报道称,截至2016年的车载电池产能按容量计算达到6.8吉瓦时。如果新工厂投入运行,到2020年有望达到50吉瓦时的产能。松下在美国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工厂如果满负荷运转,将达到35吉瓦时。由此可以看出宁德时代的强劲势头。

报道称,不仅是计划,实际业绩也有望快速增长。据调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统计,从2018年度车载锂离子电池的供货量份额来看,相对于居首的松下的18%,宁德时代预计达到17%。

车企竞相投资车载电池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充电电池的价格将影响纯电动汽车的收益性。这是因为确保现实续航距离,纯电动汽车要配备大量的充电电池。“相对于混动车的6万日元,纯电动汽车高达140万日元。要问能否体现到售价上,很难回答”,丰田副社长小林耕士以蓄电池的成本为例,在2月的财报发布会上回答了关于纯电动汽车的收益性问题。

报道称,为了降低电池价格,量产效应非常重要,各家车企竞相展开了投资。不仅是宁德时代,松下、韩国三星SDI和LG化学等都在增强产能,英国调查公司HIS Markit认为,世界车载电池产能到2020年将增加至2016年时的4.5倍。

报道称,美国通用汽车(GM)透露,从LG化学采购电池单元的价格为145美元。但是,宁德时代的梁成都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到2022年或将迎来100美元/千瓦时的时代。

报道称,作为新兴势力的宁德时代毫不畏惧领跑企业,走在投资竞争的风口浪尖,是因为背后有中国政府拟于2019年引进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中国将要求车企在华生产和进口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动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的数量换算的方法复杂,但设置了到2019年达到10%、2020年达到12%的门槛。

报道认为,2019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真正迈向普及的转折点。但是,各电池企业和汽车制造商并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该如何构筑从资源的确保、制造到再利用的产业链呢?无疑中国将成为“试验田”。

分享到:

关键字:宁德时代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