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记第四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调研团走进奥特维
近日,2018全国储能巡回调研活动组走进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特维”),对于其产品和市场应用进行深入调研。
调研活动组走进奥特维自动化设备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调研组对奥特维公司圆柱PACK智能生产线和软包PACK智能生产线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场进行了探讨交流。
奥特维总经理武光先生强调,中国高端装备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抄袭和模仿是无法真正超越别人的。奥特维是一家高新科技型的公司,公司有1500多名员工,其中500多人的强大研发团队,精耕细作,自动化设备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订单额已经超过了10个亿。在锂电行业,与比克集团、天津力神、远东福斯特、中信国安盟固利、超威、格林美、索尔新能源等优秀企业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奥特维人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完成一项项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任务。
奥特维致力于解决行业难点和用户痛点,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现阶段国产设备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超越国外设备。
奥特维销售总监鞠敏先生表示,奥特维自主研发圆柱、软包和方形PACK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已经达到了20条的销量,无论在客户端实际运行的数量和销量,行业内都是遥遥领先。鞠敏总监特别指出奥特维产线:小、巧、快、灵、稳的特点。
小:占地面积小,同类产线占地面积的1/2—1/3,同时能耗低。
巧:三工设计,即自己是操作工、装配工、维修工的思路。
快:产能是行业标杆,同时产品换型快。
灵:模块化设计,总线连接,兼容性强,工艺延展性高。
稳:核心工序双工位,MES系统稳定。尤其是MES系统,不单单是一套软件系统,而是需要大量的实际生产运行数据作为支撑,尤其是生产异常情况样本的采集及处理方式,奥特维的自动化产线已经成功运行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在异常情况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后,双方代表就现阶段行业动态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对储能行业如今遇到的阻力进行阐述,并对智能化设备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仍在起步阶段,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等待解决,主要存在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形成。各家生产的电池包标准、型号及规格各不相同,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这对于统一回收利用来说,难度巨大。应该健全体系,各个整车厂、电池包生产厂应该从源头设计时就考虑到回收利用并统一标准规格。
二是回收利用技术能力不足。目前企业技术储备不足,如动力蓄电池生态设计、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有待突破。退役动力蓄电池放电、存储以及梯次利用产品等标准缺乏。
三是市场化的回收利用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回收利用主要靠政府补贴,回收利用企业没有盈利的能力和方法,多数是一些手工试点及概念性的工程,如何从回收利用中获利还是一个持续探索的问题。
参加本次调研的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课题组组长陈永翀、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徐志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徐毅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智能化部主任李嘉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发展部秘书章立扬、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战略市场部崔莹莹、国网冀北电力公司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专责周洁、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配网运行高级工程师虞跃、华夏幸福产发集团产业服务经理刘义、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姜新宇、中国能建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设计总工程师楚攀、天臣新能源公司钮文涛、深圳市涌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余小龙以及储能应用分会秘书处李湘。
本期调研得到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