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售电公司到底怎么赚钱?
从2016的一夜暴富到2017的长协大战,勇于尝鲜的人们终于在广东体会到了什么是能源互联网的苍凉:2018年1月广东所有售电公司的盈利状态只有1年前的10%。
按照目前对电改9号文及配套文件的理解,中国的售电公司只有三种:电网的竞争性售电营销单位,增量市场内的独立性售电公司,和允许社会资本参与的增量配电网运营售电公司。
每一种不同的公司形态,都代表着将会引领着不同的商业模式。竞争性电网售电最核心的商业企图就是:守城。据可靠测算,售电公司每抓取一个新客户的时间和金钱花费是保持一个老客户的四倍。所以对于现在的电网企业来讲,开拓新的商业模式的价值远不如花功夫保住已有的客户,对他们而言,也许没有商业模式就是最大的商业模式。
但是对那些既没有电源在手,也没有电网运营权的独立性售电公司而言,在真正自由交易的电力市场出现以前,他们的商业模式只有四个字:画饼充饥。无论是以用能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切入,还是以电动车智能家居的增值服务来吸引客户,不具备任何显性竞争优势的独立售电公司几乎一致性的缺乏培育市场的勇气,而对服务类型和品质还心存犹疑的大客户们也更容易以观望的态度来等待更多的变化。
由此,人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拥有配电网运营权,又能开放性容纳社会资本,进军的又是增量性需求的配售一体售电公司具备更好的商业可能。因为配售一体,意味着很可能比市场更重要的是运营。而摆在运营者面前的,就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的疑问。
综合能源供应,指的是配售电公司除主营电力业务外,未来还可在能源综合管理,基于能源消费的多种增值业务,基于互联网运营的人力成本降低,分时、分量、分类、分区的多样灵活电价系统等方面增加营收。因为拥有更多的获取数据和资源的可能,其成功的运转模式可供其他售电公司或配售电公司借鉴,咨询、培训及代理服务的营收来源可观。
未来,随着储能、电动车等新兴设备的大量普及,配售公司的网架结构及服务空间都会被大大改变,配售公司的营收模式,服务类型和社会职能都将不断被扩充和改变。比如德国2000年起就创立了的一家叫做“能源大门”的能源互联网公司,他们推出了一个在线的能源交易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甚至还推出了手机及Ipad平台的移动应用版,可以非常方便的让售电公司或个人用户查询实时电力交易信息和交易量,日前市场的变化和期货市场的批量交易信息。除此之外,重要的行业消息,涉及电力、天然气、煤、石油和可再生能源的相关动态和分析报告也可一览无余。而所有的内容产生和咨询意见都来自后天工作了几十年的专家和学者,而不是刚毕业的名校小年轻。
之所以会出现综合能源供应的概念,是因为有巨大的跨界需求。维度上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石油、天然气、风能和光能等各种能源围绕着电实施转换系统上的高度统一和效率提升,而在跨度上将依赖互联网及ICT通信和数据技术使得个体和中小客户对各种能源的调用和交易转换成为现实可能。
不仅如此,综合能源供应并不仅仅局限与能源行业里,甚至也有可能向交通、低碳和金融等其他相关行业融合。比如说,电动车分时租赁几乎是所有行业的交叉点:金融,保险,交通,汽车,电力,互联网。其最主要的爆点在于如何与其它媒介及设施对接。比如当人们晚上23点手机电力耗尽,附近车辆几乎被预订完毕的时候,只能选择热线求救或者找朋友上网查到地址打车去取车。但是如果出租车司机都预装好相通应用,或者街头公交站/银行/餐厅都有多功能服务终端或者屏幕显示,随意就可获知附近可开走的电动车,那么分时租赁的适用性和体验指数都可获得爆发增长。
而作为综合能源供应商的企业,也不仅仅脱胎于电力行业,也可以是天然气或者石化企业的变身。比如柏林有几百家可以供电供气的能源公司可供选择。近一年开始,市天然气公司也开始卖电了,而电力公司也可以卖气,两边互相价格还搞得很便宜竞争很激烈的样子。于是对于看上去消费量比较大的用户,就有销售上门了。
在有大数据支撑的图表之下,人们不得不屈服地承认自己的确应该更换供气供电公司来省点钱。于是使用网上几个流行的能源比价网站,很方便的就可以从近千家供应商中选取到最适合你的使用情况的公司和套餐。
如此这般,就形成了一个以综合能源供应为嵌套的新商业模式和产业链。
最终这个领域要出现的公司必须是这样:有完整的全球化团队,以电力为基础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建筑等提供各种嵌入式服务,熟练运用金融手段和消费心理技巧来影响人们的能源消耗,商业模式取自系统最优而并非零和游戏。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IT和电气工程师在这里工作的唯一原因是,想方设法在一切物理规则的限制下提供给人们最大的能源供应水平和在线互动交易可以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快感。
站在2018年的风口,我们当然应该对此深信不疑。电网将来也必定会和电信网、互联网一样,由综合能源供应走向各种虚拟运营商,现有的电网公司生态群必然会被演变成基础端提供技术和安全服务。
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联邦政府里,有一个网监局Bundensnetzagentur: 全国的电信网,Internet,电网,水网,气网等各种基础设施网,都被纳入其监管范围。因为这些网的通用特点都是: 自然垄断却又必须引入自由竞争以提高服务。而这种理解度的背后,就是实际上这些网都具备被打通的可能和运营管理的相通性。
在德国的1000多家售电公司里,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因为当年历史沉淀下来的原因,由政府出资意图兴建和管理地方能源及基础设施供应公司的城市工厂即Stadtwerke。这些类型的售电公司几乎就是我们所说的配售一体公司,而实际上通常还超越了电的范畴也会供热供气或者是供水。
这些公司的统一特点是:以电气、热力、燃气等能源业务为核心,开展包括自来水及垃圾处理在内的外围业务。公司强化并紧贴当地需求的服务,将多项服务配套提供,制定与德国政府促进可再生能源及电力热力集中供应等政策相结合的战略来加以推行。
城市工厂的实际就是Utility,一个区域内的公共事业服务单位。在德国,这些城市工厂的业务类型和服务质量千差万别,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城市基因也就有本质的不同。而这也就是综合能源的魅力,有着强烈的地方因素和综合服务的背景。
综上所述,在能源互联网看上去落地艰难,人们有些无所适从的当下,综合能源供应实则是用户们最期待出现的完美商业模式。
(作者系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贵安新区配售电公司董事,前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创始人及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