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对讽刺刻板应试教育的“名言”曾广为流传。
如今,“双积分”政策正式“驾到”,车企为应对政策,想尽各种办法,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加码新能源汽车投入、频繁“联姻”结对、寻求合资、实现入股……一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好不热闹。
然而,热闹之余,是否有“跑偏”之嫌?传统燃油车降油耗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免在陷入一种“失衡”的局面,无论是政策还是行业、企业,都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特殊的偏爱。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通过新能源汽车获取积分,来实现平均油耗实际值的达标,固然是一种直接的、行之有效的举措,但就传统燃油车而言,降低平均油耗依旧重要。
相关统计显示,到2040年前后,全球配装传统燃油发动机的汽车(含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都将呈现上升趋势。到2020年前后,配装纯内燃机的汽车,全球市场规模达到顶点,之后才逐步呈现下降趋势。这就意味着,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规模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主流,降低全行业的平均油耗,传统燃油车必然将承担“主要责任”。因此,降低传统燃油车平均油耗必须受到重视,将更多的精力只放在追逐新能源汽车积分,从而来实现平均油耗实际值的达标,有些急功近利。
在“双积分”政策正式施行之际,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助力国内乘用车行业整体平均油耗超额实现年度目标之际,在欣喜地看到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所带来利好的同时,笔者以为,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满足政策要求的同时,更应兼顾平衡,在关注新能源汽车积分所起到正面作用的同时,应全力做好传统燃油车降油耗的工作。如果陷于一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一味追求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应试”怪象,那将不是“双积分”政策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