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近日青海德令哈、格尔木领跑者基地以及大同二期重启的中标结果公示,所有应用领跑者基地的竞争优选都已尘埃落定。从中标结果来看,果不其然如预期那般,中标电价普遍偏低,尤其是格尔木基地0.31元/kWh的最低中标电价,比当地脱硫煤标杆电价(0.3247元/kWh)还要低!而面对超低的中标电价,既要保证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又要保障收益率,降本和增效则成为关键点。就目前来看,中标方案中相当大一部分选择了双面组件,若搭配跟踪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发电量和系统效率。
跟踪支架划算不划算:用数据说话
众所周知,跟踪支架能提升发电量,但成本也相对较高。那么采用跟踪系统究竟划不划算,林洋新能源研究院通过从设计方案、系统成本、项目投资收益率和回收期对“常规组件+固定支架”、“常规组件+平单轴”、“双面组件(QP60-TPG 295W)+平单轴”三种方案类型进行对比和分析,为大家算了一笔账。
以1MW装机容量为例,以上三种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如下表:
注:考虑遮挡、设备运行等因素,双面+平单轴方案要比常规组件方案单阵列用桩量多。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三种方案所需的用桩量分别为320根/MW、640根/MW和720根/MW。以农光互补项目为例,综合考虑支架、用桩量等,三种方案的跟踪系统成本分析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与“常规组件+固定支架”方案相比,“双面组件+平单轴”方案的支架和基础成本增加了0.7元/Wp,“常规组件+平单轴”方案增加了0.65元/Wp。
以连云港某20MW农光互补项目为例,“常规组件+平单轴”方案发电量增发为10%,“双面组件+跟踪支架+白色反光大棚”方案的发电量增发可达到36.5%。考虑上述三种方案支架和基础成本的差异性,以及“双面组件+跟踪支架+白色反光大棚”方案中双面组件和白色反光大棚的额外增加成本,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和回收期综合测算结果如下表:
从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来看,在农光互补项目中,“常规组件+平单轴”方案与“常规组件+固定支架”方案基本持平,优势不甚明显;而“双面组件+平单轴”方案尽管比“常规组件+固定支架”方案成本高出1.25元/W,但其增发优势明显(36.5%),综合测算下来,能大幅提高电站内部投资收益率,并缩短投资回收期,经济性优势明显。
此外,通过一些项目案例数据也可以看出,双面组件+跟踪系统的发电量提升能带来1+1>2的效果,有效降低度电成本。如天合光能在常州的一组户外实证数据显示,相对常规单面组件而言,“双面+跟踪”的方案在草地、沙地和白板地面反射条件下,发电量增益分别可达10.57%、24.42%、33.2%,度电成本可分别下降0.02元、0.09元和0.13元。
天合光能常州户外实证数据
曾跌落谷底:跟踪支架如何涅槃重生
回顾跟踪支架在中国的应用发展史,这一路的历程可以说非常跌宕起伏了。自从2009年,中广核太阳能在敦煌10MW特许权项目中全部采用了来自无锡昊阳的平单轴跟踪系统后,国内一度兴起了一波跟踪支架安装的热潮。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当时的产品就显现出了各种故障问题,很多应用项目出现诸如支架密封结构漏油、抗风能力弱、控制系统失效、电机烧毁等故障,例如上述提到的中广核敦煌特许权项目,在2010年也就是安装仅一年后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电机故障,随后更是各种故障接连不断,仅在2013年2月份就出现了7次故障。
接踵而至的各种故障导致跟踪支架的市场一时跌落谷底,未能发展至其应有的规模。同时也导致时至今日,尽管跟踪支架的技术不断创新,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很多投资商还是处于观望态势,不敢轻易使用跟踪系统。因此,跟踪系统厂家目前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如何重建投资商对跟踪产品的信心和投资热情也是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针对目前的现状,天合光能日前推出了一套“天合智能优配”地面跟踪系统的解决方案,选择与欧洲跟踪支架厂商Nclave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组件+跟踪支架+逆变器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中,跟踪支架由欧洲工艺制造,采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质量标准,该欧洲制造商有着12年、超2.5GW的全球跟踪支架项目工程经验,并且可以提供从地形勘探、方案设计到生产、安装以及运维等一系列服务。”天合光能副总裁、全球销售总裁、海外商用&家用解决方案总裁印荣方表示,“Nclave具有12年可追溯的项目案例和数据,这足以保障其产品的可靠性,相信也能够给中国的投资商足够的信心。”
据介绍,Nclave为天合智能优配定制设计的跟踪支架主要分为联动平单轴跟踪器和单排平单轴跟踪器两种,产品采用已获得专利的免维护型聚合物球面轴承,在固定、变动等之后可自动调节再对准,无需再进行调整;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兼容各种复杂的施工方式;内置的跟踪控制系统采用了逆跟踪天文计算法和高精度的角度传感器,保证整个阵列的组件均处于最大发电量状态;另外,系统集成了双速设计和风控软件,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可靠。
印荣方表示,“跟踪支架是光伏系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预计未来5年内,跟踪系统市场将保持15%的年增长速度,市场重心将从当前的 美洲(拉美和美国)快速拓展到亚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去年底,彭博社新能源金融报告中同样指出,太阳能跟踪支架前景一片光明,预计2017-2020年,跟踪支架出货量可达到56GW,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印度次之。跟踪支架如何抓住市场机会,一洗前些年的阴霾重新兴起,助力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早日到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