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日媒:松下车载电池业务面临“特斯拉风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18-05-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4日报道,松下近期发布的2017财年(截至2018年3月)合并财报显示,收入和利润双双增长。尽管给人以业绩复苏的感觉,但作为成长支柱的车载电池业务则面临着“特斯拉风险”。作为松下纯电动汽车(EV)用电池的供货对象,特斯拉备受瞩目的车型产量难以提升,资金持续外流。双方原本亲密的关系也开始出现变化的迹象。

5月2日,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宣布将在中国新建工厂。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将尽快公布工厂选址”,此外还提及同时建设电池工厂。不过,松下的多位高管却异口同声地表示,“应该还没有敲定”。将与特斯拉共同运营电池工厂的松下也表示,“具体什么也没有决定”,与特斯拉存在温度差。

特斯拉和松下此前一直是命运共同体。双方2020年前将向美国内华达州的大型电池工厂投入50亿美元,力争使工厂的年产能达到35GWh(吉瓦时,1吉瓦时=100万千瓦时)。松下生产的电池由特斯拉进行加工,并搭载到纯电动汽车上。

松下也负担了2000亿日元规模的投资,还计划进行追加投资。不过松下的高管也谨慎地表示,“将根据情况作出判断”。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特斯拉2017年7月大张旗鼓地推出售价3.5万美元起的“Model 3”。原本力争6月底之前使产量达到每周5000辆,但是截至3月底周产量只能达到2200辆。这也将松下的营业利润拉低了200亿日元,包括车载业务在内的松下充电电池业务2017年度陷入营业亏损。

特斯拉2018年一季度(1-3月)创下最大单季度亏损额,甚至有传言称公司经营陷入混乱。在特斯拉的财报发布会上,马斯克面对分析师的提问回答称“这么无聊、愚蠢的问题一点都不酷”。这一回答招致了严厉的批评,特斯拉的股价暴跌。松下的高管指出“(马斯克)没立场这么说吧”。

在5月10日的记者会上,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就特斯拉生产迟缓表示,“从长远来看,这是个有望快速成长的业务”。即便如此松下仍对追加投资态度谨慎,是因为其曾经在等离子显示器业务上吃过苦头。松下曾投入5千亿日元建设等离子显示器工厂,但却在与液晶显示器的竞争中败北,被迫退出业务。当时决定退出业务的正是津贺。

在车载电池领域,松下也加入了与中韩企业的投资竞争。中国最大车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投入巨额资金,加紧扩大产能。宁德时代以低成本为武器开拓中国以外的汽车厂商,正在奋力追赶全球第一的松下。

如果松下失去对特斯拉中国业务的独家供货机会,很可能对竞争对手有利。但松下不管实施还是不实施巨额投资都面临着风险。

此外,松下不单单需要面向特斯拉投资。松下的一位高管表示,“力争构筑TTP体制”。TTP指的是特斯拉(Tesla)、丰田(Toyota)、松下(Panasonic)。2017年底,松下宣布讨论与丰田在车载电池的开发方面开展合作,但松下电池工厂的产能已经饱和。如果与丰田推进合作,松下有可能不得不进行投资。

松下的合计有息负债约为1万亿日元,几乎和其现金储备的规模持平。在投资余力有限的背景下,能够维持“TTP体制”吗?松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