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央视财经频道《国际财经报道》栏目记者走进日本筑波山脚下,看中国企业如何凭借良好的经营模式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在壁垒极高的日本电力行业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日本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其能源供给严重依赖进口。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迫切向太阳能、风力等绿色能源转型。社会各界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由观望转向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一家中国企业凭借良好的经营模式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在壁垒极高的日本电力行业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2014年年底,中国国家电投上海电力日本公司提出了利用茨城县(距离东京约60公里的农业大县)一处废弃农田,建造太阳能电站的设想。公司项目推进部代理部长 森山浩年负责办理项目开工前所需的各类行政手续,还需要与当地200多户居民逐一沟通。
森山浩年表示,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对于土生土长在这里的日本人来说,将手中的土地租借给外国企业,大家最初都是拒绝的态度。
经过森山和同事们两年多来的共同努力,2017年4月,在当地著名的筑波山脚下,上海电力日本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光伏电站投入运营,54公顷的宽阔农地上架设了近2万块、总装机容量35兆瓦的太阳能电板,设备全部来自中国制造。可供应一万户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量。而当地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出租荒废农地,获得相当于普通农地10倍的租金,还可以从电力销售收入中得到分成。
依托这座日本最大的“农光互补”电站,当地经济焕发活力,农户们重新回到农田。森山说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大批农户,他感到非常欣慰。
国家电投上海电力日本公司总经理刁旭说:“通过这四年来的努力,我们也建立了融洽的、可以干实事的中日员工队伍,在日本的电力行业基本上站住了脚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三个已经投入运营的项目外,目前上海电力日本公司还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新获得了两个光伏、两个风电和一个生物质电站的开工许可。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召开时,公司还将在福岛建成迄今为止日本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