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日光伏股票大跌,市场归结为6.1通知取消财政补贴。可以说6.1通知对于光伏产业而言,“既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
出乎意料是指在此之前,光伏发电的政策持续性较好,基本遵循限价格不限规模、限上网不限建设的规律。政府采取高于传统能源发电价格也高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上网电价对行业进行补贴,上网电价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降低而逐步下调,既保证业者的合理利润率,也逐渐降低政府的压力。
6.1通知表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这是之前没有发生过的,如果严格按照通知执行,意味着2018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比上年下降40%,迎来中国光伏产业十五年来第一次装机规模下降,制造端从硅料到组件,全行业盈利能力将大幅降低,相当部分企业可能亏损。
意料之中是指光伏成本下降迅速,已经看得到不依赖补贴平价上网的未来,政策只不过强行将这一进程加快了。由于中国企业的努力,光伏发电成本从最初的2元/kwh以上,目前在部分地区已经可以做到0.5元/kwh甚至更低,这一价格与华东地区火电上网电价接近。
另一个意料之中是财政压力。光伏发电补贴与电动车补贴不同,一旦开始发电要补贴20年,按照2017年的装机规模,光伏需要补贴1300亿元,加上风电的700多亿的补贴,每年光伏与风电需要补贴超过2000亿元,依靠可再生能源附加根本不够,而之前年度的光伏补贴已经在延期发放。随着光伏存量规模越来越高,缺口越来越大,单位补贴虽然不断降低,但补贴总规模不断提高,而且要延续接近20年,缺口已经过千亿、还在不断攀升,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站在政府角度,解决财政缺口的压力很大,但也应该考虑到产业的承受能力,尽量采取温和的渐进的降低方式,使产业平稳过渡,既将补贴缺口保持在可控范围,又能帮助产业淘汰过剩产能;对于企业而言,不论后面政策如何微调,后面的压力巨大,叠加资金成本上升的大背景,考验堪比2011年。今日光伏企业股票大跌只是第一幕,产业优胜劣汰必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