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区块链创业热潮下的冷思考

作者:肖飒 王淼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进入2018年,在创业投资领域里最热门的话题非区块链莫属,涌现出一股投资区块链的热潮。创业者应该如何把握这次创业机会?区块链又是否会是下一个P2P?在区块链创业热潮之下,不妨做一次冷思考。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通过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参与数据计算和记录,并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机制、高度透明、无须依赖信任等显著特征。与之前以“比特币应用”为代表的1.0阶段和以“智能合约”为首的2.0阶段不同,3.0阶段更可能是超越货币、金融,支持复杂的商业应用,由此可以极大地激发区块链创业活力。

明确区块链组织架构,对于创业者来说,有利于清晰定位自己的组织形态,通过参照既有组织架构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自己组织先进性与活力。

在区块链世界里,分为公链、联盟链、私有链。公链如同操作系统,现在百花争鸣,大家都想做世界通用的底层技术;联盟链,实际上最被看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多领域跨行业互通,让联盟内企业不再各自为政,我们也期待区块链创业者从这里着手,让更多项目落地;私有链,就像大数据库,在系统内监察等方面也许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成熟的创业并非头脑发热、孤注一掷的产物,它一定是深思熟虑、仔细考察后的决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远离法律红线。以下列举了区块链创业需要谨慎识别的误区。

1、警惕跨国汇兑

使用互联网平台,对接国内外客户,提供居间撮合服务,实质上属于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刑法第225条第(三)款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因此,如果通过比特币的方式逃避外汇管制,主观目的要把资产转移到海外,那么,协助其转移资金、资产的平台,可能会面临非法经营罪的指控。所以,在创业时应当考虑到自己虽不是结算、逃汇等主体,但协助他人进行非法活动,也会有刑法风险,得不偿失。

2、不宜开办交易所

2017年9月,《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出台,在我国境内的智能货币交易所被迫转移“战场”,于是,就有人到海外申请开办智能货币交易所,觉得辅以大力宣传就能获得成功。殊不知交易所最大的难题在于网络安全,几乎没有一家运营一年以上交易所没有丢过币,而一旦丢币基本就难以赔付。

与此同时,开办交易所还要注意政策和市场风险对币值波动的影响,一旦出现币值急降,投资者很可能成为报案群众。其中利害,必须重视。

3、莫要炒币圈钱

区块链创业的红线,归纳起来可以是:远离非法经营,不要炒币圈钱。国家挡住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的意义在于不想走P2P的老路,一旦有大量自然人投资者入场,任何物品都会被炒成金融产品,若是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便有犯罪之虞。因此,对于区块链创业团队而言,最应该担心的风险还是刑法对非法经营的约束。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是否采取公司制形式,是否对于外国基金会有独家代理协议,海外公司是否只是空壳等,也会被中国司法机关关注,从而判断该种商业模式是否构成违法甚至犯罪。打算做区块链创业的团队要切实考虑传统企业如何使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并且要明确该种提高效率的方式是否合规。

综上,各地对扶持区块链发展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文件,足以见得区块链技术本身还是得到承认。建议创业者仔细研读政策文件并进行市场调查,从市场需要和政府扶植中,找到更好的创业机会。由于刑事政策的变化,刑法打击圈的大小也可能有所变化,在法律边缘的创业项目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建议大家避免盲目从众,对热潮下的区块链创业应保持冷静思考。(作者单位: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分享到:

关键字:区块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