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动力电池退役潮将临,政策加码推进龙头受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一财网 发布时间:2018-06-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8年6月21-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带队前往江苏省、浙江省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调研。高云虎指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对于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放量,同比增长超300%,2014-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104%。电动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在4-6年左右,而电动商用车电池寿命则更短。预计从2018年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将来临。

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关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不断出台。2月26日,工信部等7部位印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通知提出,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5月17日,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据华创证券测算,到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100亿元,2017-2020市场规模CAGR超100%。而目前注册的回收企业约300家,但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简单梯次利用和物理法拆解层面,只有技术完善、渠道资源丰富的龙头企业才能在监管趋严、成本趋升的背景下脱颖而出,带领市场走向规范。

我们前期分析曾指出:随着政策加码和试点方案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有望根据适用场景依次展开,建议关注龙头企业格林美(002340.SZ)、天奇股份(002009.SZ)、华友钴业(603799.SH)和东方精工(002611.SZ)等。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