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是动力的革命,那么车联网就是驾驶的革命,如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企业的共识。6月22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2018中日韩车联网研讨会上,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表示,车联网现在已经成了汽车行业的几大热点之一,虽然车联网的热度在降低,无人驾驶的热度在上升,但不要忘了两者天然的紧密联系。记者注意到,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这个论坛上,无人驾驶成了与会者热议的话题之一。
先进技术要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方竹表示,韩国在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期间,秀了一下本国自动驾驶技术的“肌肉”,韩国现代提供了一支自动驾驶车队作为往返班车,并完成了主要比赛场馆之间的运送任务,其中高精度地图为车辆提供了支持,报告误差小于10厘米,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而日本专家透露,将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示范验证,因此,希望中国2022年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的冬奥会上也能向世界展示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成就。
对此,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中心主任戴一帆博士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届时在北京、张家口以及往来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运送货物和人员的车辆上,大家会看到很多无人驾驶方面的实际示范运营,我相信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事实上,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内已经有了实际应用的案例。“北汽在积极地推广无人驾驶的商用化,我们一定要强调商用化,我们已经开始在把无人驾驶汽车往外卖了。”荣辉说,2016年,在辽宁盘锦红海滩公园,北汽的无人驾驶汽车开始用于景区内部人员的运输,路线长22公里,往返44公里。“在港口、矿山,诸如此类一系列的场景中,我们正在用无人驾驶去解决实际问题。”荣辉不无自豪地说,在北汽新能源公司的总部蓝谷,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北汽的无人驾驶体验项目。据介绍,现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客户订车之后到了停车场却找不到车,因为现在卫星定位半径是10米,直径20米看似不大,但客户就是找不到,结果许多人直接退单了。据统计,汽车分时租赁公司现在有30%~40%的客服电话是因为客户找不到车。此外,卫星定位在露天环境还好,如果车停在地下停车场,没有卫星信号就更麻烦了。在北京蓝谷,客户下了订单后不需要自己去找车,车会过来找你,还车的时候不需要找地方停进去,只要到了停车场门口,办完所有的还车手续,车就自己开回去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使用无人驾驶技术来解决商业运营的具体问题了。”荣辉说。
产业需要破解四大问题
自动驾驶需要封闭的测试场地,在上海嘉定汽车城的测试场,每天的测试业务都非常繁忙,很多国内外企业都希望进行测试。对此深有感触的工信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处长赵策说,北京、河北、上海、重庆、杭州、长春、无锡等地都获批开展相关的测试验证工作,这些测试验证既有一些自动驾驶车辆场内封闭的测试场景,也有在场外的公共道路上开展的,如面向未来的5G测试工作。在测试当中企业发现了新的需求,大家希望能够到开放、半开放的道路上进行实地测试,采集更多的数据,对此工信部今年年初会同交通部和公安部正式印发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于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车联网,赵策认为当前有以下四个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破解:
一是政策和标准问题。2017年,调研中人们提出比较多的就是包括车辆上路测试等问题,可能跟现有的道路交通法规还有一些需要协调的地方,再比如自动驾驶车辆采集道路的数据,这些地图的数据是不是和测绘的相关规定相符合?对于业内反映的有关标准的汽车通信、电子等各方面的问题,管理部门一直在大力推动加以解决,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道路测试、标准等相关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是基础设施的问题。车联网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不是要造一辆非常智能的车,而是一个将来包括汽车、通信、道路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综合的产业形态。有专家提出,除了车辆的智能化之外,还要努力地推动道路的智能化,两者未来可能是一个齐头并进的局面,即车的智能化+道路的智能化,最终实现智慧出行的目标。
三是技术和应用的问题。中国的产业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传感器、激光雷达、车载计算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还需要产业界下大力气继续推动,因为这些关键部分可以说是将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四是数据和安全的问题。未来如果汽车成为一个大的移动智能终端,将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问题,数据之间的互通是需要提前加以协调解决的,而数据本身的安全性及其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其实都是需要提前布局的。
5~10年会有许多企业死掉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有目共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曲大伟介绍,在BAT三巨头中,百度布局较早,通过推出手机的系统与奥迪、现代、上海通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百度开发的阿波罗平台突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数据闭环而向所有开发者开放。阿里通过与上汽共同投资建立斑马网络公司,推出了车联网产品,广受市场关注和好评。腾讯基于自身庞大用户的资源优势,推出了AI系统,全面开放基于AI的连接能力和生态资源,并与广汽、北汽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会议举办地青岛市,2017年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8万辆,同比增长482.7%,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10%以上,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据青岛市经信委副主任张琳介绍,北汽新能源青岛基地两年前诞生了全国第一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许可。围绕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青岛莱西市陆续引进大洋电机、广东合浦电力等配套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框架全面展开,与此同时,传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逐步增长,莱西市汽车产业集聚度达到30%以上。2017年10月,莱西市与启迪国际、赛迪顾问签署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示范项目合作备忘录,标志着莱西正式开始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同时,不能否认的是,伴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开始进入造车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去年年底,有200多家企业开始进入汽车界。荣辉感慨道:“这是过去整个汽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那么多和汽车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进来造汽车。这200多家中有60家拿到了钱,最起码有60多家已经加入了战斗,加上原来的60~70家,现在这个市场上少说有120~130家,多说则有260家企业,而且所有新进入的玩家都是做电动车,没有一家做传统车,因为做电动车的技术门槛在急剧下降。”
市场上已有的260个玩家,都能活下去吗?对于整个产业所面临的现实,荣辉并不讳言:“一定不能,一大批企业会死掉。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今天我不可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260多家厂家会有一大批企业死掉,在未来大概5~10年间,我们就会看到大批熟悉的名字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