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受2018年补贴政策调整影响,连续多年增速下滑的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呈现了“逆势大增”的态势。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售41.2万辆,同比增长111.6%。其中,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增长十分亮眼,上半年总销售9.6万辆,同比增长203.2%。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更保证续航能力,且对基础设施依赖更小,未来一段时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增长点。
事实上,高工电动车网注意到,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合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纷纷发力插电混合动力市场。例如,福特、别克等等均推出了插电混合动力相关车型。
从推出的插电混动车型来看,插电混动市场的主销车型呈现明显的高端化趋势,主力车型为中级轿车和SUV车型。
而从销量来看,根据乘联会数据,比亚迪秦、荣威I6、比亚迪宋、荣威eRX5等几款车型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均突破1万辆。具体排行如下:
(上述表格来源乘联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合资、本土车企的不断推广力度,中国市场的“插电混动”车型价格有望越来越亲民。届时,插电混动汽车市场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下面,一起来看看本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324款新能源车上榜第七批推荐目录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第7批推荐目录,共有342款新能源车上榜。其中,新能源客车有163款,占比47.66%;新能源专用车有130款,占比38.01%;新能源乘用车有49款,占比14.33%。
高工电动车网统计了解到,本批目录乘用车中,众车企在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百公里耗电量等方面持续发力,超8成车型可获4.5万元的国家补贴,其中近4成车型可拿5万元的最高补贴。
从车型分类来看,与去年微型电动车占主导地位截然不同的是,SUV车型异军突起,成为占比最高的车型。同时,MPV车型的数量也有所提高。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上半年纯电动SUV总销售3.9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大增862%;而纯电动MPV车型更是大增55400%。可见,这一系列销量变化跟推荐目录的车型变化相同。
综合来看,400km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热门配置,其占比在近几批目录中持续上升。而为400km以上车型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有7家,分别是比亚迪、宁德时代、力神、江淮华霆电池、上海德朗能、珠海光宇、妙盛动力、哈尔滨光宇、上海卡耐等9家企业。
长城与宝马投资51亿元成立合资公司
7月10日,长城汽车与宝马正式签署合同,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未来将共同开发技术平台。
据悉,未来长城宝马除了生产MINI车型外,还将生产合资公司自己的车型,初步规划产能16万辆,最大年产能25万辆。
据了解,合资公司将于2021年上市首款车型,首款车型将是A级纯电动SUV,续航里程将超500公里。
长城选择与宝马合作,或源于新能源领域的巨大压力。一是新能源产品的压力。长城除了最近发布的WEY P8插电混动以及推进的纯电动品牌欧拉之外,并没有像样的新能源产品,与宝马合作可加速其新能源汽车生产步伐。
二是新能源积分压力。根据相关部分预测,长城主要以燃油车为主,因新能源产品发展迟缓,在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缺口可达16.1万分,面临巨大的积分压力。而与宝马生产电动的MINI轿车,不仅解决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产品上的缺失,还可以尽快弥补新能源积分的不足。同时,借助MINI的品牌优势,也可减少其后续宣传费用。
对于宝马来说,与长城合作,可以加速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已经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在中国市场寻求“高效”、“透明”、“诚信”的合作伙伴显得尤为重要。而宝马与华晨的合作,华晨更多是扮演“代工”的角色,无法提供营销、渠道以及本土化人才方面的支持。
又一造车新品牌出现
自众泰汽车启动“借壳”,开启曲线上市之路后,众泰汽车原董事长吴建中便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
但是近日,根据媒体报道,吴建中正与其子吴潇和旧部,筹建一个新的品牌——大乘汽车。据悉,目前该品牌已有A、B平台多款车型,新车预计9月28日陆续上市。
根据工商资料显示,大乘汽车全称是“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2017年5月19日,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荡湖新能源”)执行重组了位于江西抚州的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江铃轻汽”),投资50.5亿新建了产能20万的新能源基地。
今年1月,江铃轻汽正式更名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原有的两个股东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和抚州发展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下降到19%和14%。而长荡湖新能源在大乘汽车中占股67%。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长荡湖新能源在江西抚州当地,除了有大乘汽车外,其全资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还与江铃轻汽投资50.5亿元成立了江西大乘汽车科技产业园,涵盖汽车制造和零部件业务。
神州租车11.4亿港元控股五龙电动车
近日,神州租车(699HK)公告称,拟作价5.4亿港币认购90亿股五龙电动车(0729HK),同时,拟认购五龙电动车6亿港元可换股债券。上述交易全部完成后,神州租车将拥有五龙电动车37%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五龙电动车主要从事新能源电动车及核心零部件相关业务,具有功能完整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少数拿到工信部、发改委双资质认证的新能源车企之一。
业内认为,通过控股五龙电动车,神州租车将间接获得新能源汽车制造牌照,这意味着神州租车母公司神州优车将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
但神州优车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诸多信息显示,2017到2018年,神州优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已延伸至产业链多个关键环节,涉及基础设施配套、产业投资、运营与研发等多个层面。
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
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经过一波三折后终于尘埃落定。
日前,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特斯拉超级工厂,这意味着特斯拉国产化进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按照规划,特斯拉在中国将生产Model 3轿车和Model Y紧凑型SUV车型。这些车将在中国市场销售,也可能会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其他国家进行销售。
特斯拉发言人则表示,“在获得所有必要的批准和许可后,预计不久会开工建厂。从建厂到工厂正式生产需要2年时间左右,然后再过2-3年年产量最大可以达到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