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狂欢背后 锂电池企业“生存维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8-07-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的陆续发布,锂电企业当下的生存状态曝光于大众之下。

本周,包括宁德时代、坚瑞沃能、中信国安、ST尤夫、科陆电子、猛狮科技等多家涉足锂电池的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业绩预告,赤裸裸的数据所表达出的是,上半年行业形势丝毫不容乐观。

宁德时代公告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达6.7亿~7.1亿元,同比增长31.43%-39.56%。

然而,这仅仅是“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单,并非行业主流。

事实上,整个上半年,锂电行业似乎都沉浸在宁德时代上市的兴奋中,独角兽的“狂欢”麻痹了不少从业者的神经,让人误以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中国时间”,而忽略了自身可能已是深陷泥淖。

与宁德时代的高额利润相对应的,是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同程度下滑,这似乎才是行业当下的“真实现状”。

7月13日, 坚瑞沃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8亿至-15.43亿,同比变动-377.20%至-376.31%。

由于出现严重债务违约,坚瑞沃能上半年一直在通过自筹资金解决困难,其公告称,各中介机构正在进行日常性相关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尚未与潜在战略投资者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

根据坚瑞沃能内部预计,需要回笼至少35亿现金,才可以使其渡过难关,恢复正常。媒体称,其先后与东风和中车都曾有过接触,但并没有实质进展。

坚瑞沃能发布业绩预告的同一日,*ST尤夫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28.36万元~4913.44万元,同比下滑60%~90%。

前脚刚发布下滑预告,后脚供应商的诉讼就紧跟而至,这让*ST尤夫”慌得一B”。

7月13日下午,璞泰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紫宸作为原告,将江苏智航告上了法庭。起诉原因在于江苏智航没有按期支付相应的货款。截至2018年4月24日,双方对账显示,江苏智航尚结欠江西紫宸货款共计9090.44万元。

被告上法庭的江苏智航,是*ST尤夫全资子公司,也是其锂电业务板块的主力。

2016年9月,*ST尤夫宣布出资10.1亿元收购江苏智航51%股权,2017年11月,上市公司再度宣布,以10.8亿元收购江苏智航49%股权。累计算来,*ST尤夫在江苏智航投入的收购款高达20.9亿元。

*ST尤夫表示,公司锂电池业务板块受到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下调、行业景气低及开工率不足的影响,锂电池业务的收入大幅下降并出现了亏损。

相对于宁德时代,*ST尤夫其实才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生存现状的写照。

事实上,智航新能源在国内的排名已在前十之列,GGII数据显示,其2017年全年和2018年1~5月,智航新能源的装机量排名都稳居第十的位置。除了智航新能源,多家前十的企业同样面临着开工率、现金流等问题,由此可想而知,整个锂电池行业的生存状态有多紧迫。

GGII用四个关键词总结了2018年锂电行业发展现状,包括现金流、兼并购、价格和洗牌。

现金流:动力电池企业现金流非常紧张。即便是排名前十的电池企业,有些资金链相对来说也非常紧张,不少企业目前其资金很重要的依赖就是来自于外部资金驱动。

兼并购: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前两年的兼并购大潮正在褪去,迎面而来的是残酷的现实,终止或者放弃兼并购动力电池企业案例增多。同时,很多新进入者的项目也是搁置状态,从材料到电池每一个环节,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价格: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幅度仍然在进行,无论是一线梯队、还是二线企业。这对于电池企业在供应链、制造、技术、管理等都是严峻的考验。

洗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技术、品质、资金实力等等方面相对较弱,这种分化在不断继续。

基于上述4个方面的变化,将会让2018年的动力电池市场变数丛生。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