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特斯拉在华建厂的消息终于得到确认。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和美国特斯拉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上海市市长应勇、特斯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出席并共同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揭牌。此外,特斯拉还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据悉,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这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建设的首个超级工厂。该项目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笔者认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美国与各国发生贸易摩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近50%的份额、中国“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中国进一步加快汽车业开放、我国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被取消等一系列事件,推动了特斯拉在华国产。这次我国引入特斯拉这条重磅“鲶鱼”是重大的行业动态,它改变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中国车企的创新突破获得更好的参照体系,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更高层次的竞争。
一、特斯拉的潜在价值不容忽视
如今,在汽车行业,特斯拉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企业,它的诸多创新思路和特色黑科技被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作为中国众多新造车企业对标的样本,特斯拉的最大优势是其IT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而且它在基础技术上有不少颠覆性的突破。有人认为,特斯拉有望成为下一个苹果公司,虽然这种说法备受争议,但特斯拉之所以被看好,既由于它是能源革命的推动者,也缘于其不断创新的科技魅力。
与苹果相似,特斯拉兼具科技和消费双重属性,其能源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在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多方面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突破者。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曾表示,希望其庞大的Supercharger充电站网络将来都能够使用太阳能或电池为电动汽车充电,以便与电网断开连接。目前,电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需要使用天然气和煤炭供电,如果所有的Supercharger充电站都被改造成太阳能或电池供电,未来这些发电站将不再依赖电网,那将是极大的突破。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但也需要引入“鲶鱼”,让市场竞争更充分。
二、特斯拉在华国产欲抢跑快车道
虽然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表示将大幅放宽汽车燃效标准,但车企仍然表示将持续研发更为清洁、更省油的车辆,不会因特朗普的行政决定改变公司的既定规划。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众多车企都加快了新车型研发和上市的进度。
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45%的份额,2017年所占份额超过47%,今年1~5月市场份额已升至48%。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原本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不积极的跨国公司都开始加速入场,抢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要想更好地拓展市场,必须搭上中国这班快车。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很快,但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还很低。从世界各国的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远低于挪威、荷兰等国,但这些国家的市场容量太小。去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全球份额的47%,但在国内渗透率仅为2%。由于庞大的市场规模,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乘用车。如果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能够达到国家希望的4%,相当于是销量翻番,对于车企来说将是极大的市场机遇。2016年中国新能源进口车1.2%的渗透率主要来自于特斯拉,一旦特斯拉在华国产后,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相当可期。
近两年,中国车市的最大热点就是豪华车的高速增长。2017年,中国豪华车销量增速达到23%,远高于狭义乘用车总体零增长的尴尬状态。特斯拉一开始就将自身定位于“豪华车”,而不是单纯的电动汽车。豪华车是中国车市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特斯拉瞄准的也正是这一市场。可以说,特斯拉想的是与宝马、奔驰、奥迪齐飞,共同瓜分中国豪华车市场。
此次,特斯拉选择在中国上海建厂,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消费者承担的关税和运费,从而提高销量;其次,特斯拉新产品预定量大,需要新建超级工厂扩大产能;再次,上海是拍牌城市,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在上海可以免牌照费,这相当于是一种巨额补贴。上海周边的江浙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市场之一,消费者不差钱,特斯拉直接面对的就是长三角的大市场,而且还能进一步延伸,北上到京津冀,南下到广州、深圳。
三、特斯拉将享受“双积分”丰厚的政策红利
我国已实施的“双积分”政策改善了新能源汽车积分测算体系,将大大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需求。积分交易,则为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提供方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提升了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市场化资金支持,也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盈利能力提升。特斯拉如果在华国产Model 3,其续驶里程能达到350公里,可拿到新能源汽车最高的积分5分,积分红利非常可观。
美国政策规定,汽车制造商的前20万名电动汽车客户可以获得全额补贴,此后其消费者享有的补贴将每6个月减少50%,直到停止。如今,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已达到20万辆,今后其消费者的购车补贴将降低。特斯拉推出的平价车Model 3定价为3.5万美元,扣掉7500美元补贴后,消费者只要付2.75万美元即可,但从明年起,消费者的购车补贴降至3750美元,而且会继续下降。特斯拉要想打入美国大众车市,必须和销售价格在2万美元左右的燃油车和油电混合车竞争,补贴减少后,两者价差更为悬殊,这或将影响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其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而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至少能持续到2020年,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积分的红利,市场潜力巨大,特斯拉极其看重在中国的发展。
四、特斯拉将激发跨国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特点是自主品牌独立拼搏,合资企业基本不参与,形成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的发展格局,这样并不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提升和全面突破。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技术积累不足,仍需要参照国际先进设计和产品市场验证,但国际车企在中国只是发展传统燃油车,忽略了新能源汽车。2017年销售的传统燃油车中,合资品牌其他车辆占51%,合资品牌豪华车占7%,自主品牌占42%;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自主品牌基本呈垄断局面;而我国补贴并不支持的混合动力汽车,则是合资品牌的天下,形成关公战秦琼的局面。
笔者通过对欧洲国家和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跟踪,发现其实有大量新能源汽车在这些国家销售,只是没有导入中国。国际车企在欧美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烈反差让人慨叹,因此“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自主品牌与国际车企共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作出贡献。比如,一直不看好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丰田公司,也成立了电动汽车部门,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并完善纯电动汽车批量生产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讲,特斯拉在华国产很有意义,它将激发其他跨国车企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同时促进自主品牌自强不息,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五、中国车企短期将遭遇阵痛
过去,由于跨国公司不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中国自主车企抢占了先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绝对份额。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跨国车企已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格局将被重写。特斯拉作为在华独资建厂的第一家整车企业,无疑会对其他跨国车企产生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
当前,自主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以中低端产品尤其是小型车为主,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中高端车型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战场,而跨国车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雄厚,品牌溢价能力较高,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数据显示,特斯拉的产品在新能源汽车消费较高的城市中均占有一定比例,如占北京新能源汽车销量4%的比重,在上海占9%,在天津占5%,在深圳占8%,在杭州占4%。随着未来特斯拉在华国产,其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一线市场或将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