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新能源研究院余爱水教授首先对联合实验室成立背景、工作目标任务及其未来展望作了介绍。复旦大学在电化学领域,特别是电化学储能领域科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2008年10月成立、依托于先进材料科技创新平台的新能源研究院在化学储能研究方向着重进行化学电源,超级电容器以及燃料电池的工作,在储能材料及其体系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果,其中,碳包覆纳米钛酸锂材料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磷酸铁锂正极和石墨碳负极材料也正在准备产业化生产。为适应大容量电网储能系统研究的需要,加快推进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的研发进度,围绕新能源并网及电网级化学储能应用领域的各种关键问题,研发大容量和长寿命高效电化学储能系统,上海电气集团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复旦-上海电气储能电池与关键材料联合实验室,以综合利用双方的优势互补,瞄准国际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研究开发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化学电源体系及材料,推进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的研发进度,实现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产业化示范应用的过程,并最终实现储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提升复旦大学在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领域的研发水平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复旦大学陈晓漫常务副校长、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黄瓯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并为联合实验室揭牌。陈晓漫常务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作为大学,围绕学科建设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成果,必须服务于创新链、产业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协同创新就没有结合点,高校的科技创新也就难以发挥相应效益。在产学研的道路上,企业与大学要紧密握手。大学要主动承担起支撑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要以自身的学术创新引领社会创新,及时把研究成果产业化。最后他强调,真诚的希望复旦大学和上海电气集团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最终达到产学研的终极目标。黄瓯先生指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在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提供现代装备综合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力,在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他说,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通过真诚密切的实质性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一定会达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之目的,必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揭牌仪式后,联合实验室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听取了联合实验室关于2012年工作计划及2012年预算的报告,经过讨论审议,通过了联合实验室2012年工作计划及预算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