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双积分”交易平台上线 新能源车企或成最大赢家

作者:黄珮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07-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工信部装备工业中心7月2日发布了《关于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平台上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即日起“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中国乘用车企业“双积分”交易大幕正式拉开。

同日,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还联合公布了2017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双积分”情况。

众车企喜忧参半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境内130家乘用车企业,“双积分”达标的企业为74家,不达标的企业为56家。

在油耗正积分排名的榜单上,前五的企业是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浙江豪情、奇瑞汽车,其中前4名的新能源积分均在10万分以上;油耗负积分前五名是长安福特、长城汽车、东风汽车、四川一汽丰田、广汽菲克。其中,长安福特负积分接近29万分,其余四家车企负积分在14万分左右,累计负积分已经超过总燃料消耗量负积分的一半。

此外,29家进口乘用车企业中有17家油耗积分未能达标,且新能源汽车积分均为零。

“国内四大汽车集团和四小集团的油耗积分都完成得不错,可以充分实现内部转化,但是独立车企的负积分转化比较困难。”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推测,由于手上掌握大量新能源正积分,排名靠前的比亚迪、吉利等企业或能成为本次积分交易的最大受益者。

市场决定积分价格

据记者了解,企业想要抵偿已有油耗负积分,方法有四:一是通过上一年度的油耗正积分结转,二是在关联企业之间转让,三是与本企业生产的新能源车积分相抵消,四是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目前上线的积分交易平台正是为第四种抵偿方法提供服务。

《通知》规定,交易平台集中交易时间为2018年7月2日起至9月30日,在2016年及2017年平均燃料消耗量为负积分的企业,应当在8月31日前通过交易平台向工信部提交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抵偿报告,并在9月30日前完成负积分抵偿归零;同时,新能源汽车积分也可以进行交易。

企业购买积分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定向交易,不公开信息;二是竞价交易,信息公开,但积分单价不固定;三是定价交易,信息公开,积分价格固定。其中,油耗积分只能在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间通过定向交易的形式完成转让,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则可通过以上任意三种交易形式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积分交易的价格政府不予干涉,完全由市场决定。去年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经研究后曾发布引导价格为每分1000-1500元。“大家目前也不要对政府出台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有任何的期望,打消这个念头,只有靠大家主动去谈、去操作,争取把自己的分数卖一个好价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副总工程师赵冬昶近日表示。

负积分力促车企转向新能源

据政策规定,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才正式开始进入考核期,目前尚未有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负积分,但未来很多车企仍可能出现较大数量新能源汽车负积分。

当前,如何抵偿现有负积分或已成油耗负积分企业的头等大事。据了解,大部分车企青睐通过集团内部关联企业相互转让来抵消负积分,如广汽三菱、长安福特等。而转让无门的独立企业则大部分选择组团的方式“过关”,合作成立全新的新能源合资公司,如长城MINI、福特众泰等。

伴随积分交易平台的上线,留给传统燃油车企的时间已不多,谋求转型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它们的新目标。“油耗负积分的新能源交易补偿政策效果很好,企业都努力生产新能源车,实现油耗的综合平衡。”崔东树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燃油消耗量的下降,最终受益群将会是消费者。”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