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首届发电侧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层研讨会9月19日在西安召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8-07-25 浏览:

关于召开首届发电侧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层研讨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8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达到2798亿美元(不包括大型水电),相较于2016年增加了 15.8%,其中,中国2017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达1266 亿美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

作为清洁的可再生发电资源,光伏和风电的装机量在经历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弃风、弃光和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下发《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储能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

《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出,鼓励可再生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鼓励基于多种储能实现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多源互动,鼓励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实现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鼓励和支持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储能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协调运行,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场站侧储能补偿机制,支持应用多种储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难以控制,在电网薄弱地区容易引起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性问题。同时,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率维持高位,除了用电量增速趋缓、电源装机维持高位,用电负荷较低外,还包括新能源发电送出线路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新能源发电侧建大型储能电站具有规模大、设备单位成本低,土地建设投入少、电网配套投资低等优势,对快速、大范围地解决各地调峰调频资源不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缓解日益突出的弃风、弃光问题,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球光热及风光发电并网储能项目共计246个,装机总规模达10.3GW。

为进一步推进储能在发电侧上的项目规划、安全施工、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运营模式、电网接入、标准体系、风光储电站考核机制、调度模式、储能项目备案、审批流程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联合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首届全国发电侧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层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储能网   中国储能电站网

会议规模:300人

会议时间:2018年9月19日

会议地点:陕西西安

参会对象:政府主管部门、能源监管部门、行业专家、设计院、新能源发电业主单位、电力公司、系统集成商、项目承包商、投融资机构等。

探讨内容:

一、技术解决方案研讨内容:

1、发电侧储能电站运行策略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2、储能电站关键技术及系统成套设计方法

3、储能电站并网技术研究

4、大规模储能系统经济性评估

5、基于储能电站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电源规划研究

6、百MW级储能电站用PCS多机并联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7、风光储电站成本电价模型及投资决策分析

8、风光储联合发电监控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

9、直流侧光伏储能系统开发及协调运行模式

10、其他

二、商业化推广难题探讨(发言嘉宾对话交流内容):

1、发电侧储能项目规划、运行、施工建设中的瓶颈

2、发电侧储能与多能互补项目的结合

3、推动发电侧储能市场的政策建议诉求

4、如何构建发电侧储能项目投融资商业模式?

5、发电侧储能电站案例分析:运行数据、盈利模式、收益情况

6、其他。

联系方式: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3907890  65000267  传真:010-65002772

李湘(13661266197)张健(18811449116) 孔元元(18013575627)

周晓晴(13488676941)高朵朵(15121020083)文文(13811890960)

刘文(13661055004)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分享到:

关键字:发电侧 储能 研讨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