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我国储能产业发展亟待破解商业化难题

作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05-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记者从23日在北京开幕的“储能国际峰会2012”上获悉,中国方兴未艾的储能产业“前景很光明,道路很曲折”,如何在机遇来临之际把握政策风向、破解商业化难题已是当务之急。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分别归属于物理储能、化学储能以及其他储能三大类。
 
  中关村(000931)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专业委员会会长俞振华说,储能在中国的示范应用尚处于早期,目前没有形成市场机制。对于中国现有电力体制下,谁是应该为储能付费的受益方等问题思路不明确。
 
  近年来,中国对储能产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国家已经把储能写入了“十二五”规划,并提出要加强储能先进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规划的六大方面中有三方面提到了储能应用。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日前联合研究审议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首次加入了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一项,并将之排列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之前,成为指南优先提及的领域。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储能作为战略必争领域。
 
  俞振华说,2011年是中国储能行业发展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储能专委会的项目数据库先后收集到了国网张北风光储能项目、中国电科院(300215)风电储能研究项目等40多个在这一年实施的储能应用项目,涉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输配电、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充放储换一体化领域。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意味着中国的储能产业充满了希望和潜力。”俞振华说。
 
  过去十年间,世界范围内共有超过400个大型储能项目被开发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各种储能技术的商业化、示范性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国之间也围绕储能的创新和研发开始了一场竞赛,并纷纷将储能列入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扶持发展。
 
  俞振华说,“尽管如此,目前中国针对储能产业的政策仍主要集中在指导层面和示范项目,没有或少有针对整个产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更没有达到类似美国、日本将储能当作一个独立产业加以看待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的程度,尤其是缺乏为储能付费的机制,储能产业的商业化模式尚未成形。此外,具体应用、试点过程中所遭遇的关键材料、制造工艺和能量转化效率等技术难题也有待破解。这些都需要相关各界共同应对。”
 
分享到:

关键字:我国 储能 产业发展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