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央企海外投资又一次遇挫,这次是巴基斯坦。7月28日,上海电力发布公告称,“由于仍存在因电价发生变化而影响标的公司盈利能力的可能,或将导致本次交易终止的风险。”此交易是上海电力收购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力公司股权,可能终止。
这笔交易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操作,上海电力是隶属于国电投的上市公司,两年前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力公司(以下简称:KE)的消息。上海电力拟以17.70亿美元(约合120亿人民币),收购KE公司总发行股本的66.40%。
此番收购交易终止,主要因为当地电价不及预期,但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合作的典型国家,外界对此次交易终止是否会持续发酵,是否与巴基斯坦刚刚举行的大选有关还没有定论。电力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领域,上海电力在巴基斯坦的收购案例可略窥巴基斯坦投资环境的变化。
电价不及预期 17.7亿美元收购或终止
2016年10月31日,上海电力公告称,公司将以现金方式,与迪拜阿布拉吉集团签署协议,收购KE公司183亿股股份,约占KE公司总发行股本的66.40%。可支付对价为17.70亿美元,并视标的公司经营情况给予交易对方或其指定方奖励金合计不超过0.27亿美元。
此后,该项目进展顺利。
2017年1月,上海电力收到商务部出具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表明公司收购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力公司控股股权已经获得商务部批准。2月15日晚间,上海电力发布的公告显示国家发改委出具了批复,同意公司收购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力公司控股股权第一阶段交易项目,包含收购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力公司61.4%股权和强制要约收购。
但是,到今年7月底,交易却突遭变数。因为当地电价不合预期的原因,该交易可能流产。
具体什么电价机制?2017 年 3 月巴基斯坦国家电力监管局(NEPRA)发布新多年期电价机制(MYT),新机制下电价与KE 公司的预期存在差距,KE公司向法院起诉并获得新MYT不生效的法令,且直至新MYT发布前,原MYT将一直适用。
之后,交易对方和KE公司开展了大量工作,与NEPRA 进行了积极磋商,并获得了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和对KE公司电价诉求的理解。2017 年 10 月,NEPRA公布了对KE公司新多年期电价机制(MYT)的复议结果,但上海电力认为,复议结果的电价仍未能达到预期。
电价低,影响了KE的盈利水平,上海电力就不乐意了,可能因此直接终止此项进行了近两年的交易。
KE公司成立于1913年,是巴基斯坦唯一一家从事发、输、配、售电纵向一体化业务的电力公司,并在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5财年末,公司总资产约36亿美元,实现营业收入约18.8亿美元,净利润约2.8亿美元,全年合计供电约161亿千瓦时。
相关数据显示,该公司运营5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24.3万千瓦;拥有69个输变电站和21817座各类配电站;拥有250万用户,覆盖面积6500平方公里;2015年财年实现净利约17.33亿元。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电力收购后将对KE进行电网升级改造和装机规模扩建,届时KE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提高。
上海电力海外布局,海外控股装机18.97万千瓦
上海电力是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电力上市公司,是上海市主要的综合能源供应商和服务商之一。作为上海地区主要的能源企业,发电是其核心业务,电源涵盖煤电、气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过去几年,上海电力装机规模稳步增长,供热业务发展平稳。截至2017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1290万千瓦。
上海电力2012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加速进行国际化经营。上海电力的海外资产项目涉及日本、马耳他、土耳其等国。截至2017年底,公司海外资产总额82.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8.2%;海外控股装机容量18.97万千瓦,占总控股装机的比例为1.5%。
根据上海电力规划,至2020年公司海外控股装机容量目标为580万千瓦,占合计控股装机规划值的34.5%,预计2018-2020年公司海外装机年均复合增速为213%。
上海电力成立于1993年,2002年电改时划入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电投(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后组成国电投),2003年上市。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目前总市值184.6亿,净资产194亿,净利润8.71千万,净利率4.31%。
上海电力所属的国家电投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电力总装机容量12613万千瓦,其中:火电7423万千瓦,水电2203万千瓦,核电448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166万千瓦,风电1373万千瓦,在全部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45.14%。
根据其官网资料,国家电投致力于全球业务,境外业务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亚、 马耳他、 印度、土耳其、南非、巴基斯坦、巴西、缅甸等41个国家,涉及电力项目投资、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建设等。截止目前投资运营项目可控装机容量301.68万千瓦,投资在建项目可控装机容量1150万千瓦。
中巴合作11个能源项目 总装机7470兆瓦
巴斯斯坦是中国能源走出去的重要一站,项目众多。
“中巴经济走廊”2015年4月启动。根据中国驻巴基斯坦领事机构统计,在巴投资的中资企业数量达到55家,中国电建、三峡集团、国家电网、中核集团等电力央企都在其中。
能源合作是中巴经济走廊的优先事项,在建的18个中巴经济走廊早期项目中,11个是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7470兆瓦。
除了KE项目,同为国家电投子公司的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胡布燃煤电站项目今年3月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胡布地区开工,预计总投资19.95亿美元,由中电国际和巴基斯坦胡布电力有限公司分别按74%、26%的股比进行开发和建设。项目包括电厂和专用煤码头,规划总装机容量1320兆瓦。
就近两年来的能源大项目来看,央企民企均有动作,主要项目集中在电力领域。
2017年11月29日,中国电建与卡塔尔王室AMC公司按照股比51%:49%比例共同投资建设的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开始发电,总投资20.85亿美元建设2台660MW超临界机组,将在2018年全部实现商业运行。
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塔塔专区贾姆皮尔地区建设装机容量49.5兆瓦的风电项目,年设计发电量1.4亿千瓦时,2014年11月就投入商业运行。该项目是巴基斯坦首批建成投产的风电项目,是三峡集团首个海外风力发电绿地项目。截至今年6月17日,该风电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5亿千瓦时。三峡集团在老本行水电领域也动作频繁。2017年3月,中国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卡洛特水电项目风电二期项目完成融资。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16年底开工。
卡洛特项目是落实“一带一路”的首个大型水电项目。项目采用“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运作,并已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计划在2020年投入运营,运营期30年,到期后将无偿转让给巴基斯坦政府。
水电方面,中国葛洲坝集团承建、历时十年的巴基斯坦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首台机组实现今年4月也实现并网发电。
电力是中巴合作的重头,油气方面也有涉及,2018年6月28日,民企联合能源斥15亿元人民币收购位于巴基斯坦的天然气资产成功交割。。
巴基斯坦《黎明报》7月29日报道,2018财年,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97亿美元。中国作为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巴基斯坦的贸易额已达114.58亿美元,与上一财年相比上升了13.81亿美元。巴基斯坦出口中国的贸易额只增长了1.2亿美元,现为17.44亿美元。目前巴中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占巴基斯坦所有贸易逆差的30%。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海电力发布公告前两天,7月26日,巴基斯坦大选尘埃落定,前板球明星伊姆兰·汗成为新一任领导人。有分析称,伊姆兰·汗预计将保留中国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