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归上利润、扣非利润分别为18.8、1.59、1.48亿元,同比增长40.2%、下滑31.7%、下滑10.8%。上半年公司剔除麦克韦尔股权处置收益的同口径业绩增长44%,超市场预期。其中,锂原、锂离子电池业务营收分别增长37.3%、219.6%。
摘要
1.上半年超预告上限,剔除麦克韦尔股权处置影响,业绩同比增长约44%:公司归上净利润约1.59亿元,略高于业绩预告上限。扣除去年同期产生麦克韦尔股权处置收益1.22亿元,公司同口径同比增长约44.2%。公司营收保持较高增长,主要系锂离子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220%。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92个ppt至25.6%,主要系Q2动力电池产品交货价格下降所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59亿元,同比增258.4%。研发费用的增长也带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1.5%。财务费用0.41亿元,同比增加95.4%,主要系借款带来利息支出增加。资产减值损失0.58亿,同比增长132.6%,主要系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比增长99.5%和58.4%至17.64和11.2亿元,叠加公司财务政策严于同行企业,导致资产减值损失更高。
2.锂原电池、麦克韦尔支撑业绩成长:上半年锂原电池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37.3%,毛利率维持在39.7%左右。伴随欧盟E-call、物联网等众多需求涌现以及下半年锂锰电池的投运,业绩增速仍可能提升。此外,消费类电池在可穿戴和电子雾化器市场取得国际主流客户订单,市场份额增加,其中麦克韦尔上半年营收、归上净利润同比均至少翻倍,贡献投资收益约0.76亿元。
3.动力电池高速增长,软包电池静待乘用车客户突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业务营收12.69亿元,同比增219.6%,但毛利率同比下滑约4个ppt至18.8%。客户方面,2017年12批、2018年前7批公司配套数量位居全国第2、3位,装机量方面, 2018H1公司装机0.55GWh,市占率提升约1.6个ppt至3.5%,其中2季度装机约0.52GWh跃居行业第4。公司在锂原电池发展中形成了较强的精密制造管理体系,较先进的流程管理、供应链管理体系,制造能力强大。2018年,公司加大与国际软包电池公司的合作,重点跟紧国际乘用车客户。我们判断,公司三元软包电池有希望获得突破。此外,公司圆柱形锂电池转向电动工具市场,已开始给国际大客户批量供货。
4.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公司锂原电池和电子雾化器的持续增长带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而动力电池投入有望在2018年开始放量,并有望通过内生发展、外部合作跻身第一梯队。维持目标价21-22元。
风险提示:政策低于预期,产能扩张与客户开拓低于预期,竞争加剧风险
1.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剔除麦克韦尔股权处置影响,业绩同比增长约44%。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公司实现营收、归上利润、扣非利润分为为18.8、1.59、1.48亿元,同比增长40.2%、下滑31.7%、下滑10.8%。公司营收保持较高增长,主要系锂原、锂离子电池业务营收分别增长37.3%、219.6%,均保持快速增长。利润方面,扣除去年同期产生麦克韦尔股权处置收益1.22亿元,公司同口径利润同比增长约44.2%,超市场预期。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92个ppt至25.6%,主要系Q2动力电池产品交货价格下降所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59亿元,同比增258.4%。研发费用的增长也带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1.5%。财务费用0.41亿元,同比增加95.4%,主要系借款带来利息支出增加。资产减值损失0.58亿,同比增长132.6%,主要系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比增长99.5%和58.4%至17.64和11.2亿元,叠加公司财务政策严于同行企业,导致资产减值损失更高。
2.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快速增长,
锂原电池和麦克韦尔支撑业绩成长
锂离子电池方面,2018年上半年公司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220%,大幅提升主要系动力和消费类电池业务快速发展。不过本期锂离子电池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约4个ppt至18.8%左右,预计主要系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出货价在上半年出现下滑。
动力电池领域,我们预计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在8-10亿元,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0.8-0.9GWh。公司目前具备9GWh产能,其中有效产能超过5GWh。客户方面,2017年12批、2018年前7批公司配套数量位居全国第2、3位;装机量方面,2018H1公司装机0.55GWh,装机量已接近去年全年0.63GWh的水平,市占率提升约1.6个ppt至3.5%,其中2季度装机约0.52GWh跃居行业第4。2018年,公司加大与国际软包电池公司的合作,重点跟紧国际乘用车客户。我们判断,公司三元软包电池有希望获得突破。此外,公司圆柱形锂电池切转向电动工具市场,已开始给国际大客户批量供货。
消费类电池领域,我们预计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在3-5亿元。公司在电子雾化器和可穿戴应用领域已经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客户形成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市占率快速提升。此外,去年底并购金能公司的协同效应达到预期效果,因而消费类电池业务高速增长。
锂原电池方面,2018年上半年公司锂原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7.3%,维持快速增长,毛利率维持在39.7%左右。锂原电池业务营收增速高主要系,智能表计获国际大客户认可增加需求、欧盟立法要求车辆配置E-call加大国际车载市场对可靠电源的刚性需求以及物联网等众多需求涌现。毛利率持续维持较高水平主要系公司产品定位高端,且持续创新迭代较快,保持对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下半年锂锰电池投运,业绩增速仍可能提升。
麦克韦尔,受益于下游消费迅速增长,上半年营收、归上利润、扣非利润分别为11.76、1.98、1.93亿元,同比增长135.8%、205.7%、197.8%。亿纬锂能还持有其38.51%的股权,在2018年上半年报告期内贡献0.76亿元投资收益。
3.异常量分析
固定资产方面,公司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金额较高,合计占比总资产约40.4%。固定资产中占比最高项为生产设备,2018年上半年占比达82%,同比增加近7个ppt。生产设备占比增加主要系在本期在建工程转固近6亿元,其中5.99亿元都转入生产设备项下,主要是湖北金泉厂区生产线及自制锂电生产设备。
毛利率方面,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92个ppt至25.6%,其中Q2单季度同比下滑约6.7个ppt至23.3%,主要系Q2动力电池产品交货价格持续下降所致。
坏账计提方面,公司对2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均以严格于同行竞争对手的计提坏账,公司非常谨慎的财务计提准则,对其账面的利润率有一定负面影响,如果财务准则对标同行企业,账面盈利能力应该要更高一些。
4.加强国际合作,
三元软包电池有望获得突破
2018年7月5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亿纬集能拟向Blue Dragon Energy贷款不超过5亿元,固定年利率为2%,期限不超过4.5年,公司以亿纬集能60%股权提供质押担保。BDE(2018Q1由“SK电池中国控股”更名)为韩国软包领先厂商SKI的全资子公司,合作后,亿纬集能高管团队来自软包动力电池行业的优秀企业。我们认为,双方互补性强,且技术、设备等方面一致性高,预计后续双方合作将进一步加深,重点跟紧国际乘用车客户,公司三元软包电池有希望获得突破。
附:财务预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