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中美科学家加强储能等各领域技术交流

作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05-25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5月22日下午,全球著名能源与材料权威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SLAC(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沈志勋教授,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部)科研处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到中国电科院访问,就智能电网、储能、超导、新材料应用等领域进行交流。中国电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杨新法主持接待,首席专家胡学浩等专家参加交流。
 
    杨新法书记首先对沈志勋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沈志勋教授在公司考察团访问斯坦福大学期间的盛情接待和热情介绍表示感谢,并表示对斯坦福大学访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方围绕智能电网、超导电力技术、能量存储和转换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储能变流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技术交流,我院专家详细介绍了各领域研发方向、技术现状及应用情况。
 
    沈志勋教授简要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模式等概况,并做了题为“光增益的热电子发射新技术在聚光太阳能系统中的应用”(Photon-EnhancedThermionicEmissionforSolarConcentratorSystem)的介绍。从热力学分析,太阳能的单一形式能量转换(如9光电或光热)很难实现全波段的高效利用。沈志勋教授探索出一种新方法能有效提高太阳能光热系统中作为前置循环应用的热电子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有望解决高温下聚焦光伏发电的传统技术障碍。通过聚光方式提升能量密度,并在聚光下对太阳能能量进行分级利用,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可规模化利用的光电、光热联合发电技术。
 
    双方还就光伏和光热结合发电的应用前景、智能电网的最佳实践和最大挑战、高级计量架构(AMI)实施挑战、储能电池和超导电力的发展方向等感兴趣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交流会后,沈志勋教授参观了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和数值天气预报中心。
 
分享到:

关键字:电科院 智能电网 储能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