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回收利用要想在前面

作者:徐昕 来源:每日商报 发布时间:2018-08-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在关注大气环境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将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进入8月,一些新规开始施行,其中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该规定,我国将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时监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超过210万辆,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及,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和消费国。2017年装配动力蓄电池量超过37GWh,总装配量已超过100GWh。

机动车尾气一直被视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不断增大,各地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一些实施限行、限购政策的大城市,都给予新能源汽车很大的倾斜度。这里所说的新能源汽车,通常是指电动汽车,它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尾气排放,在行驶中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不过有一个问题可能被我们忽略了,电动汽车所谓的“零排放、零污染”其实是相对的。它们的动力来自于电能,而电是从哪里来的呢?现阶段我国发电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化石燃料。也就是说,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其实也可能来源于化石燃料,虽然它们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排放,但是它的排放已经在生产电的环节上完成了。所以电动汽车还是会造成排放和污染的,只不过这个过程发生了前移。

所以我们在宣传电动汽车无污染的同时,还应该来算一笔账:每行驶一千米,电动汽车所消耗的电能,在生产环节会造成多少排放?跟普通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所造成的排放是不是真的有所减少?

如今大家对空气质量都特别重视,因为天蓝不蓝、空气新鲜不新鲜,是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但我们不要忘了,污染防治并不仅仅只是指大气污染防治,还有一种污染虽然没有那么直观,但可能更加可怕,那就是蓄电池所带来的污染。据媒体报道,被当作垃圾深埋在地下的废电池,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在关注大气环境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将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十年之后,今天马路上跑的电动汽车绝大多数都将进入淘汰、更新期,随之也将产生数量巨大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如何处置这些蓄电池,现在就必须未雨绸缪。

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不同于一般的家用电池,属于电池中的“大件”和“耐用品”,就像汽车发动机一样,完全可以实现从生产到报废的全过程跟踪。建立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把每一辆电动汽车的每一个动力蓄电池都管理起来,防止这些电池成为普通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蓄电池的回收和利用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也可以为广大车主消除后顾之忧。此外,这种管理还应该是强制性的,对随意丢弃废旧蓄电池的行为,应该施以处罚。

总之,在现有的电动汽车还未达到报废期的时候就把这些问题想在前面,工信部的这个规定很有必要。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